子宫肌瘤的针刺疗法
[选穴] 子宫(双侧),曲骨为主穴,配以肾俞、大肠俞(双侧)、三阴交(双侧);耳穴取皮质下穴。
[针法] 子宫,针刺o.8—1.o寸深,斜刺法;曲骨、针刺o.6一o.8寸(直刺)。以上三个腧穴交替使用,操作时患者要排空膀胱。肾俞、大肠俞直刺1.5寸,三阴交直刺l寸。平补平泻,待得气后,留针2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异常宫体鸭卵大、鹅卵大,针2个疗程后,经复查缩小但未痊愈者,休息20天后再继续针治。异常宫体手拳、双拳大,针2个疗程后,复查已缩小但未痊愈者,休息40天后再继续治疗。异常宫体新生儿头大,针治4个疗程后,经复查已缩小但未痊愈者,休息2个月后再继续针治。
[应用] 用此针法治疗子宫肌瘤1006例,痊愈率为70.67%,显效率为18.18%,好转率为8.35%,无效率为2.79%,总有效率达97,2%。手拳大以内的异常宫体,含有单发性的肌瘤结节85%以上达到全部吸收,肌瘤消散。A、B超声与显像照片复查结果,宫体各径线恢复到正常范围;手拳大以上的异常宫体,含有单发性与多发性大小不同的肌瘤结节,治疗后小的肌瘤结节几乎全部被吸收,较大者达到缩小萎缩状态,异常宫体缩小2/3以上。
[说明] 选子宫穴可调胞宫气血;曲骨为任脉经穴,调诸阴脉经气,以化瘀滞;胞脉系于肾,肾俞可调肾经经气,以通胞脉;三阴交健脾益气,疏肝益肾,与大肠俞相配以通腑气,化湿滞;皮质下可调节神经内分泌,减少雌激素的过度刺激,控制肌瘤的生长。总之,通过针刺上述穴位,起到疏通经络、理气化滞、活血化瘀的作用,促使肌瘤停止发育,萎缩消失。
《亚洲医药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