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汗吃什么药好中医治疗盗汗的方法简述
来源:康翼养生网KUzone.com添加时间:2012-05-01 阅读:次 有问题 点这提问...
人在清醒的情况下出汗,我们称之为自汗,而当人入睡以后出汗,醒了以后汗就停了,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盗汗。这种汗像小偷一样,趁你熟睡、不注意的时候来了,等你醒了,它就走了,这种活动有点鬼鬼祟祟的状态。盗有偷盗的意思,古代医家用盗贼每天在夜里鬼祟活动,来形容该病证具有每当人们入睡、或刚一闭眼而将入睡之时,汗液象盗贼一样偷偷的泄出来。中医认为:肾主五液,入心为汗。由于房室不节,房劳过度,亡血失精,或久病伤阴,素体阴虚,肾液不足,虚火内生,迫津外泄故潮热盗汗,虚烦少寐,头昏耳鸣,舌红少苔,脉细等。《医宗必读》云:肾阴衰不能内营而退藏,则内伤而盗汗。当此之时,治宜滋阴降火。
现在中医知识比较普及了,一说起盗汗,大家就知道,说明身体虚弱到了一定的程度,比自汗要严重。在晚上出汗,说明已经伤到了人的阴血,一般是伤到了人的肾精。很多得了肺痨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结核病的患者会出现盗汗现象。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常见的女性在更年期出现的白天轰热、出汗,到晚上手心、脚心、心口窝五心发烫,并且伴有出汗。这说明肾的阴精到更年期以后虚弱到一定程度,阴精又被虚火撩拨起来,不停地泄露,进一步加重了自己的问题。
所以,针对这种阴虚的,特别是肾阴虚的盗汗的情况,同时伴有口、鼻或者女性阴道干燥这种津液不足的情况,我们一般采取滋补肾阴的方法,采取首先要补,补他的漏洞,肾精的漏洞,第二要滋,就是往锅里面加水。
中医治疗这种肾阴虚的盗汗有很多方法,首先我们选用的药物就是大家熟知的生地黄,或者经过加工以后的熟地黄。以它为主制成的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著名方药。如果六味地黄丸滋补的效力不是很理想,我们可以往里面加药,比如说伴有性的冲动和亢奋的,也就是中医讲的相火过旺的,欲望过强的,我们可以选用知柏地黄丸,里面加了知母和黄柏,增强了它的滋阴、润燥、清心火、除烦的功能。如果伴有鼻腔干燥、出血,并且有一点咳喘症状的,我们可以选用麦味地黄丸,它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上了麦冬和五味子。还有一种情况,我们讲的伴有眼睛干涩与视物昏花的,可以用杞菊地黄丸,里面加了枸杞子和菊花。
另外,还有一味药滋补肾阴的效果比较好,它用的不是枸杞子,而是枸杞子树的根皮,这个根皮叫地骨皮。听它的名字,大地、骨头、皮,这是一味非常好的滋补肾阴的药物。我们一般用单味药煎汤代茶饮,能够起到很好的滋阴、敛汗的效果。
治疗因肾阴虚导致的盗汗,中医有一个食疗方叫大补阴煎。
将猪脊髓加上知母、黄柏蒸熟,让病人食用,可以滋阴、敛汗。盗汗的原因很多,需要辨别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这些草木药物满足不了需要,达不到滋阴、敛汗的效果,中医还有一个食疗的方子叫大补阴煎。我们用猪脊髓一条,加上知母、黄柏,蒸熟让病人食用。猪的性质寒,入肾,脊髓又是猪身上最寒凉、最能补肾、补精的这一部分。这就是我们讲的滋补肾阴、治疗盗汗的几个不同的层次和方法。但是大家要注意,盗汗的原因不见得就是阴虚,还有其他的原因也会引起盗汗。比如青壮年或者过度肥胖的人,晚上睡觉会出现痰阻气道而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期间会长期处于一种憋气状态甚至心跳骤停,当他醒来,会发现自己大汗淋漓。这种汗也叫盗汗,但绝对不是阴虚导致的。这种人急则治标的话,应该戴一个辅助呼吸的器械,缓则治本的话,应该清沥存在呼吸道内的痰浊和瘀血,让他呼吸通畅了,消除憋气的症状,才能从根本上解除他的盗汗。
盗汗自我护理的方法:
中医认为,汗为心液,若盗汗长期不止,心阴耗伤十分严重,应积极治疗。在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自我养护。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加强必要的体育锻炼,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2、在饮食方面,要摸索出与自己病证有利或有弊的饮食宜忌规律,进行最适合自己食疗调养。如属阴虚、血热及阴虚火旺的病人,应禁食辛辣动火食物,切勿饮酒,并多食一些育阴清热的新鲜蔬菜等,以使汗腺的分泌功能牢固的在机体健康的基础上得到恢复。
3、在条件允许时,适当调节一下居住环境的温度与湿度,如阴虚血热者的居住环境就应稍偏凉一些等。
4、患者的被褥、铺板、睡衣等,应经常拆洗或凉晒,以保持干燥,并应经常洗澡,以减少汗液对皮肤的刺激。
5、重症盗汗且长期卧床的病人,家属应特别注意加强护理,避免发生褥疮。还要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神志、出汗量大小,如有特殊改变要及时向医生报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