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六问腹泻安全用药

发布日期:2014-11-17 19:00:42 浏览次数:1595

腹泻主要是由于病毒、细菌、食物毒素、肠过敏反应、全身性疾病或化学性毒物等理由,导致的胃肠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紊乱的结果。据统计,我国每年有数亿人次受到急性腹泻的侵袭。

腹泻,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现象。借此可排泄掉一部分毒素,对人体有益,如果盲目止泻,对病情反而不利。准则上讲,止泻药只适用于非被传染性腹泻,而被传染性腹泻一般不用,尤其是在急性期、炎症及中毒症状较分明(如高烧)、脓血便较多时,应视为止泻剂的禁忌。

急性发作期呕吐、腹泻、脱水状况较重症,应立刻静脉补液或口服糖盐粉,并注意酸碱平衡。到了恢复期,病情分明好转,大便不带脓血仅是水分较多时,可短时服用止泻剂。注意,止泻药中的地芬诺酯(苯乙哌啶)用于治疗腹泻时用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过长。一般天天2.5~5毫克,一日2~4次,腹泻控制时,应即减量并停药。

要注意病因不一样,用药有别。由肠蠕动加快所致的腹泻,比如甲亢糖尿病和胃肠功能紊乱等,应首选肠蠕动抑制剂,以增长肠内容物滞留时间,利于水分吸收而止泻。由肠黏膜分泌增加导致的腹泻,比如霍乱、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能够选择收敛剂和吸附剂,通过抑制肠黏膜分泌及吸附有害毒素起到止泻作用。肠黏膜炎症和溃疡引发渗出增加导致的腹泻,能够选择黏膜保护剂,以保护黏膜,清除细菌、病毒和毒素。因肠道内菌群失调导致的婴幼儿腹泻和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必须首选微生态制剂。有些腹泻并非单一起因所致,则宜酌情联适用药。

止泻药为治疗腹泻的对症治疗药。主要通过减少肠蠕动或保护肠道免受刺激而达到止泻效果。止泻药适用于剧烈腹泻或长期慢性腹泻,以防预机体过分脱水、水盐代谢失调、消化或营养障碍。按其药理作用可分为四类:

改变肠道运动功能药此类药能进步胃肠张力,抑制肠蠕动,制止推进性收缩,代替药物有吗啡、复方樟脑酊、地芬诺酯、洛哌丁胺等。

肠黏膜保护剂也称吸附剂。可通过外表的吸附作用而吸附肠道气体、细菌、病毒、外毒素,阻止其被吸收或损害肠黏膜。药物有药用炭、白陶土、思密达等。其中代替药物思密达,主要成分是双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对病毒、细菌及其毒素等攻击因子有强大的吸附作用。

收敛保护剂可在肠黏膜上产生保护膜,代替药物有鞣酸蛋白、碱式碳酸铋等。

腹泻有被传染性与非被传染性之分。被传染性腹泻是由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病原体导致,如菌痢、细菌性食物中毒、病毒性肠炎等。抗菌药物可选用黄连素、庆大霉素、氟哌酸、左氧氟沙星等,对肠球菌、肠杆菌、志贺杆菌、螺旋杆菌、霍乱弧菌等有较好的作用。非被传染性腹泻一般不需要施用抗菌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90%的腹泻不需要抗菌药物治疗。随便使用抗菌药物,可导致体内菌群失调引发抗生素腹泻,从而使病情复杂化。

以上是专家对“六问腹泻安全用药”的介绍,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我院特意开设了网络在线咨询服务,如果您还想更多的相关知识,或有什么疑问,可点击在线咨询与我院在线医生进行交流,欢迎咨询!

(编辑: 桃桃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