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春季腹泻勿乱用药

发布日期:2014-11-12 14:10:55 浏览次数:1595

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症状,其病因多种多样,如细菌病毒感染、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等均可引起腹泻。但无论是西药还是中药,都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勿乱用。

通常口服治疗腹泻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类、黏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中药类等。

三、四月是春季腹泻的高发期,春季腹泻多由受凉引起,而非细菌性腹泻。专家指出,在我国至少有70%的腹泻病不需用抗生素。腹泻病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之分,抗生素对于非感染性腹泻不一定有太大作用。

很多人认为腹泻由胃肠道细菌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来治疗,如黄连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氟哌酸等。滥服抗生素容易引起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甚至影响肝脏、肾脏和造血功能。

因受凉引起的腹泻无需吃药,症状一般不会超过48小时。所以,至少两天内别用药物止泻。如果一天腹泻在3次以上而且排泄物呈稀水性,才有必要看医生。对于感染性腹泻,最主要是采取抗感染治疗,其次就是止泻,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和益生菌来调节正常菌群。至于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目前还没有特效药,一般5~7天的病程就能自愈。

如果自我调整不能控制腹泻症状,则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看看是感染性腹泻还是非感染性腹泻,然后再对症治疗。尤其是小儿腹泻,父母不要随便给孩子用止泻药与消炎药,一定要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此外,不论什么原因引起腹泻,关键是防脱水,及时补充水分。家长可以给孩子喝盐糖开水或“口服补液”,严重者则需要在医院输液。

黏膜保护剂覆盖在肠黏膜上,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常用药有思密达、必奇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抗腹泻药物选择的6条标准是:高效、可口服、可与口服补液合用、不被肠道吸收、不影响肠道吸收功能(尤其是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吸收)和可抵御一系列肠道病原体。参照这些标准,肠道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思密达)就是适宜药物之一。蒙脱石散可以固定、清除病原体和毒素,保护肠黏膜,使受损肠道黏膜更快得到修复,从而维持肠道黏膜正常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该药口服无不良反应,一般均可服用。

蒙脱石散(思密达)适用于未查明病原体情况下腹泻的紧急和普遍应用。对于水样便腹泻,思密达是上佳的选择,也可与抗生素联用来治疗腹泻。

服用这类药需注意用法,一是空腹,二要强调与水调和的比例。空腹不是指饭前,而最好在两餐之间;怎样与水调和,务必认真阅读药物说明。

微生态制剂是指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一些有益于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平衡的活菌制剂,可调节肠道内环境的稳定,保护肠道内有益菌群,有利于腹泻的治疗。这类药由于是活菌制剂,切记不能用热水送服或与抗生素同服。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同选时,应错开时间服用。

另外,这类药重在调理,如患儿单纯消化不良或因肠外感染引起的腹泻,症状迁延反复时,可服用,但疗程要长。

此外,有的许多中成药制剂在临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关键是如何提高宝宝服药的依从性,应避免饭后喂药引起呕吐,或硬喂导致宝宝强烈逆反;西药与中药最好分开服用;慢性腹泻长期服药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等;儿童用药不完全等同于成人用药,药物的安全性和口味更加受到关注。(牟一整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