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婴幼儿秋季腹泻与感冒有区别

发布日期:2014-11-08 16:08:07 浏览次数:1595

眼下已经进入秋季,记者走访海口地区的几家妇幼保健院了解到,医院门诊和病房病例中,儿童消化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由肠道病毒引发的感染可呈现多种表现,如呼吸道与消化道并发症状,或者单纯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表现为高烧。由肠道病毒引发的手足口病也开始高发。■本报记者陈超通讯员黄文明高艳海口市民谢先生近日带着3岁的孩子参加了一场设在海边的自助Party,孩子兴奋得又蹦又跳,什么菜都能吃上几口,把小肚子撑得圆滚滚的。可是不到半天时间,小家伙就说肚子痛,然后开始拉稀。孩子的奶奶说吃坏肚子了,谢先生赶紧给孩子冲调节肠道菌群的“妈咪爱”喝;孩子的妈妈说在海边吃东西受凉了,给孩子贴暖腹的“肚脐贴”。可孩子还是每天都要拉肚子好几次。家长赶紧带着孩子去医院看病,通过粪便化验,得知是感染上轮状病毒,所幸的是不太严重,在家调理了几天就恢复了。婴幼儿秋季易患消化道和呼吸道疾病海南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雷智贤介绍,从近期该院收治的患儿来看,消化道病毒感染呈规律性波动,每到秋季,感染肠道病毒的患儿就会增多,今年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发生率也较往年有所升高,且病情比较严重,多侵犯“小不点”,即出生三四个月内的婴儿。“6个月内的婴儿带有母亲的抗体,不容易生病,但就目前收治的几例病患来看,不少是新生儿或不满月的孩子。这些患儿大部分是感染了肺炎病毒。”雷智贤说。夏秋季节交替时,气温不恒定,一天中的温差较大。孩子活动量大,尤其是3岁以下的孩子,体温调节中枢和血液循环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出现早晚受凉、中午受热等情况,从而引发发烧咳嗽、流涕等感冒症状。同时,秋季湿度下降,空气逐渐变得干燥,小儿出汗减少,喝水也减少,大多不会主动喝水,致使咽部干燥,在咽部长存的细菌就会繁殖导致咽炎气管炎等,这是造成小儿易患咽炎的外在原因。孩子感冒、发烧后,如果抵抗力差或者治疗不及时,极有可能发展成为气管炎、肺炎。婴幼儿秋季腹泻多由不洁喂养引起据了解,每年8月中旬—12月,是小孩子腹泻的多发季节,尤其是家中有6个月—2岁婴幼儿的家庭。进入秋季,孩子发生腹泻以病毒消化道感染造成的肠炎多见,也被称作“秋季腹泻”。比较严重的腹泻主要由于轮状病毒感染所引起,这种情况多发生于人工喂养婴儿,喂养时所用的器皿或食物如不经过消毒或消毒不佳,即有感染的可能。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或水源感染,9月—11月是发病的高峰期。感染轮状病毒的患儿发病初期多先有发热、咳嗽、流泪等上呼吸道感染现象,体温较高,能达到39℃左右,会让家长误以为孩子是感冒发烧了,但这种发烧伴随着比较频繁的腹泻,孩子一天拉稀几次甚至10多次以上,大便多呈水样或蛋花样,无特殊腥味及黏液、脓血。婴幼儿发生秋季腹泻需及时补液海口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副主任王梅表示,病毒感染用抗生素治疗没有效果,当孩子出现这种症状时,不要使用抗生素。而且肠道的致病病毒种类多,不容易确定是哪种病毒导致的感染,所以想要靠提前打疫苗来预防秋季腹泻都不太现实。最重要的预防措施就是少带孩子去人群集中的场所,注意个人清洁,吃东西前要洗手,装食物的盛具要干净,防止病从口入。及时发现,将健康儿童和患儿及时隔离。治疗秋季腹泻没有特效药,医生建议,最关键的措施是为孩子补液,让孩子的肠道多休息,依靠身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达到修复效果。当孩子发生秋季腹泻时,家长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信号,如果出现眼窝凹陷、口唇干燥、尿少等现象,说明患儿病情严重,脱水症状明显,需急救补水。通常情况下,发生腹泻后医生会建议对患儿进行适当禁食,或者少量食用清淡单纯的食物,如白米粥、藕粉调成糊,同时口服补液盐,如果孩子腹泻没有好转或病情加重,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