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旅游谨防旅游性腹泻
夏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许多家长利用暑期与子女一同出游,但夏季也是旅游疾病的高发期,因气温升高,肠道传染病病原菌生长繁殖活跃,易发生旅游者腹泻。在旅途当中的腹泻不同于日常的腹泻,其症状除了拉肚子,患者还常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一般会持续4至7天,重症还会出现脱水、酸中毒等现象,对身体损害极大,通常称为“旅游性腹泻”。
旅游性腹泻是最常见的旅游疾病,旅游的头两周发病率可高达20%—50%,致病菌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引起,该病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水源或摄入被污染的食品、乳类、饮料等而感染发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大便呈水样,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
水土不服是旅游性腹泻发病的主要诱因。如从平原到高原,由于空气稀薄,气压下降而出现不适;从南方到北方,由于温度、湿度的改变而产生不适;从乡村到城市,对噪音、灯光不适而出现疲乏、失眠等,均属于水土不服。水土不服,其实就是对于新环境水质、气候、空气和食物的不能及时适应,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一些污染范围很广的条件致病菌乘虚而入引发致病。
专家提醒,市民在旅游地要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严把“病从口入”关,注意喝开水、清洁水,食用卫生合格的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一旦发生类似旅游者腹泻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