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拉伤的治疗方法
竖横针刺法省部级甲级科技奖,宣传科技成果,解疾祛病
竖横针剌法治疗跟腱损伤(炎)
【前言】跟腱损伤和跟腱周围炎名称不同,但基本病因病机相同,由于是结缔组织的损伤所以治疗难度较大。导致刘翔退出比赛的是一种名为跟腱止点末端损伤的特殊疾病。跟腱止点末端损伤又称之为跟腱止点末端病。之所以称之为特殊的疾病,是因为这类疾病只发生在运动员和体育爱好者身上,一般人群中极少有此伤病。而导致这类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跟腱在反复奔跑和牵拉过程中造成的跟腱止点的变性损伤、脆弱,有时甚至会是断裂。这类损伤除了发生在跟腱处外,同样还有可能发生在膝关节、肘关节和肩关节。竖横针刺法冶疗在跟腱未断裂情况下,均能取得较快疗效。
一 .解剖及功能
跟腱长约15cm,是由腓肠肌向下移行的肌腱构成,腓肠肌起自股骨内、外上髁,两根肌腱在小腿后面的中上部结合在一起,向下移行成腱,再与其深层的比目鱼肌肌腱相合,形成跟腱,最后止于跟骨结节。跟腱与其表层的深筋膜之间有一腱围组织,其结构近似滑膜,共78层,各层之间虽有结缔组织联系,但互不粘合。跟腱腱围组织在踝关节屈伸过程中起润滑作用,避免跟腱磨损。跟腱是人体最强有力的肌腱,在胫神经的支配下屈小腿,提跟骨,使足跖屈,是行走和弹跳的主要肌腱。跟腱若是完全断了就会寸步难行。传说古时候有过把人的两侧跟腱挑断(又叫挑跟筋)作为一种刑罚。
二 .病因病机 跟腱损伤发生多因急性过度拉伤引起,常因肌肉急骤强烈收缩而造成跟腱损伤,也可因反复作超过本人活动能力的跑跳运动逐渐劳损而发病,此外,蹲、震、拐、颤等动作以及由高下跳等也可引起本病。跟腱慢性劳损、退化变性,由其是运动员、舞蹈演员等,人到中年以后活动锻练减少,在遇到较强弹跳时更易发生本病。跟腱周围炎是跟腱损伤后局部组织代谢失常,血液循环障碍,跟腱及周围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跟腱周围组织变性、坏死、粘连,从而导致本病。平底足在同等运动中易产生跟腱损伤(炎)。
竖横针刺法认为:
跟健损伤主要是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收缩力太过,跟腱则在远端的力的支点,从肌肉力学观点来看当小腿腓肠肌、比目鱼肌产生强烈收缩时,收缩力向上,跟腱承受力最大,如超出其跟腱所负担承受的张力时,其跟腱则损伤,在跟腱如较脆弱,或薄弱时,其韧性差则可能撕裂,被拉断。跟腱损伤了就会产生血液循环障碍,周围血液供应不足,或产生血瘀等,则就是周围组织炎。虽称之谓炎,其实不是炎症,有菌性炎症。可以这样认为,跟腱损伤只是一般性损伤,而跟腱周围炎比跟腱损伤在损伤度上严重,其发病机理相同。
为什么在跟腱损伤(炎)中疼痛部位不同,有的偏跟腱外侧,有的偏跟腱内侧,有的在足跟跟骨部等?主要是与腓肠肌、比目鱼肌在作收缩运动时的用力位置、角度等不同而导致肌腱的损伤部位不同;肌腱的损伤必定相应的肌肉组织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伤筋(肌腱)必伤肌,治筋(肌腱)必先治肌。
跟腱损伤(炎)为什么竖横针刺法首选反针法进行治疗?运用反针法使足踝关节成有节律的背屈运动对松解腓肠肌、比目鱼肌与跟腱挛急、紧绷或硬化比直接进行松解腓肠肌、比目鱼肌与跟腱挛急、紧绷或硬化效果更好,同时产生其节律运动增加血液流量,对修复跟腱起着关键作用,从中医角度来看,气血是人体一切组织生命之源,气血通畅本身就是一个消炎的过程。
治疗肌腱损伤切忌破坏性治疗;治疗跟腱损伤(炎)切忌破坏性治疗。
三 .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是跟腱疼痛,轻者跟腱部疼痛主要发生运动、行走刚开始,后逐步减轻,如晨起下床时跟腱痛而使行走艰难,多行后则减轻。跑跳疼痛会加重。上下台阶、下蹲、弓箭步等凡牵涉跟腱的动作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用手按之则有局部酸胀痛感,跟腱紧硬无韧性或变形,肌腱会肿大,在病变区域出现结节。
四 .鉴别诊断
跟腱炎是指跟腱及周围的腱膜在行走、跑跳等剧烈运动时遭受劳损,发生部分纤维撕裂、充血、水肿、纤维变性,甚至钙化等,以局部疼痛,足跟不能着地,踝关节背伸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无菌炎症性疾病。如纤维撕裂一般可在跟腱部触及一横沟,如果怀疑跟腱已经断裂,可进行进行核磁共振 (MRI) 扫描。
五 .治 疗
治疗跟腱损伤(炎)取竖横针剌法中反针法,严重或病程较长者加局部跟腱取横剌式,同时可以加针柄灸。
反针法:取一枚二寸针在胫骨前沿胫骨前肌起始端离心竖刺,再取一枚二寸针在趾长伸肌起始端离心竖刺。针毕,接针灸治疗仪,波型:疏波;强度:以舒为宜;重点:使足踝关节有节律地进行足背屈。
一般一次治疗后,疼痛减轻。重症十日为一疗程,一疗程后可休息12日观察疗效。
在进行竖横针刺法治疗后,同时可增加钱氏一指禅推拿法,手法以推、拨、揉、滚为主;手劲刚中有柔,以松为主;取线,足太阳膀胱经;取点,委中、委阳、承山、太溪、昆仑;取面,腓肠肌、比目鱼肌、跟腱。
中药泡足,丹参、丹皮、续断、伸筋草、骨碎补、牛膝、红花、刘寄奴、茯苓、土茯苓诸药为主方。主要达温筋(经)活络,行气活血化瘀 之功。
六 .疾病护理
1 )避免会增加疼痛或是肿胀的活动,不要忍着疼痛工作或活动。
2 )休息对于组织的愈合是必需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需要完全的卧床休息。可以进行其他一些不会影响受伤肌腱的活动。
3 )跟腱损伤初起可进行冰敷,一天后建议以温热泡小腿至足为主。可减少疼痛与肌痉挛。
4 )如足跟有肿胀,抬高受伤的脚踝,使它的高度在心脏以上,这可以减少水肿,尤其在夜间睡觉时。
5 )适当做一些足背屈。早晨下床前,久坐起身行走前先做儿下足背屈会减少疼痛。用座厕,避免蹲厕。
6 )选择松软平底或稍带坡跟鞋,切忌穿中高跟,或硬底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