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角膜异物剔除术中不良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发布日期:2014-11-06 07:45:07 浏览次数:1606

角膜异物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在眼外伤中发病率极高。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延迟治愈时间,重则遗留角膜斑翳,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等严重效果。角膜浅层异物可在表面麻醉后在裂隙灯显微镜下用一次性无菌针头或角膜异物刀剔除。有时由于眼部刺激症状重加上患者心理紧张,在剔除角膜异物时,患者会发生心慌胸闷恶心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晕厥等不良反应,影响操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眼科门诊诊治的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角膜异物患者314例,其中男302例,女12例;年龄17~52岁,患病时间1~5d,异物性质全部为铁锈异物,个别发生不良反应者均为男性,年龄为l7~30岁。

1.2治疗方法:术眼常规消毒,点滴爱尔卡因表面麻醉,将患者头部固定在裂隙灯头架上,目视前方,用无菌1ml注射器针头剔去异物。

1.3不良反应:由于眼部刺激症状重,加上患者心理紧张、担忧、害怕,在角膜异物剔除时,有个别患者会出现心慌、胸闷、恶心、出冷汗、面色苍白,甚至晕厥等。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发生的不良反应,多为血管迷走性和低血糖引起[1],由于紧张、恐惧等情绪变化和疼痛等刺激,通过神经反应产生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广泛的外周小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血流减少而引起[2]。

1.4预防及护理1.4.1微笑:微笑是世界通用的语言,适当鼓励的微笑,能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对方感受到你的温暖亲切和友善,改善医患关系,增强信任感。由于角膜异物引起的不适,患者本身心理上承受了一定的压力,让患者在第一时间心情舒缓,将真诚与温暖带给患者,建立一个好的心态,达到理想的治疗护理目的。微笑服务在我们的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患者对症状的不适,预后的担忧,还有看见针头在角膜操作的恐惧,发自内心的微笑能够使患者消除紧张感和陌生感,增强对检查治疗的信心。能改善患者的情绪,减轻精神负担。1.4.2倾听:鼓励患者说出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让患者感到在彷徨和痛苦时有人分担,感觉自己不孤单,倾听他的担忧,让患者感到轻松。并进行专业知识宣教,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对每一位患者,尤其是精神过于紧张者,在接受角膜异物剔除术前应详细耐心地解释,使其了解角膜异物剔除术在眼科门诊中是很常见的治疗操作,非常安全,让患者明白,焦虑紧张对目前状况无济于事,通过心理调节改变心境,放松心态,正确对待配合治疗操作。1.4.3运用想象力:想象一个熟悉的、令人高兴的、具有快乐联想的景致,转移情绪。1.4.4熟练的专业技能:要理解患者的痛苦担忧,让他知道你在关心他帮助他在解决问题,患者的忧虑会消去一半。此时从关心的角度切入,告诉患者在配合的情况下不会伤及眼睛,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信心配合操作。在充分表面麻醉下,采用一次性注射针头,以娴熟的操作技术、严格遵照规范操作规程,动作轻、巧、快、准剔除角膜异物,快速帮助患者解决问题。如异物难剔除,时间较长,中间应间歇停止操作,让患者闭目休息片刻,防止眼睛受长时间光照而眩晕。以上措施,均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1.4.5不良反应的护理:如患者在剔除异物过程中出现面色苍白、头昏、心慌、出冷汗等不良反应表现时,应即停止操作,使其平卧,按压人中,倒一杯热开水给患者喝,用鼓励性语言安慰患者,使其放松心情,休息15~20min后症状全部缓解,继续配合操作将角膜异物剔除干净。

2结果

本组患者能积极配合,一次性取净异物。

3讨论

本组观察,角膜异物剔除术中个别发生不良反应者均为男性,年龄17~30岁,这与从事机械类工作多数为男性有关。此类患者多为外来劳务工作者,文化水平偏低,对疾病的知识欠缺,承受压力能力低,另外青壮年男性来自于家庭和工作中的压力较多,易导致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促使在角膜异物剔除术中容易发生不良反应,此外患者在身体疲乏、饥饿时或环境闷热、空气不流通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3]。因此,在行角膜异物剔除术时应加强此类患者的护理,了解患者进食情况,有效的心理疏导,充分的异物剔除术前准备,增强患者自我控制能力,主动配合,用心真诚服务患者,以娴熟高超的技术得到患者的信赖并获得积极配合达到治疗的目的,顺利取出角膜异物[4]。

4参考文献

[1]林丽萍,颜英,胡淑英.裂隙灯显微镜下剔除角膜异物发生晕厥的预防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11(9):834.

[2]胡维铭,王维治.神经内科主治医生7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1:119.

[3]杨琳英,孙鹏锐.角膜异物剔除术时发生晕厥的预防及护理[J].中国护理杂志,2007,4(7):52.

[4]杨桂芳,杨桂云,马娟,等.裂隙灯显微镜下角膜异物剔除术186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0,5(6):168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6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