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氯丙嗪静脉点滴治疗急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对照研究

发布日期:2014-10-27 21:51:41 浏览次数:1600

精神运动性兴奋在精神科临床的各类精神疾病中均能看到,尤其在重型精神病患者常可发现。精神分裂症的青春型和紧张型患者出现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时患者的思维及情感不相协调;动作、行为增多,患者的动作杂乱无章,动机和目的性不明确,使人难以理解[1]对于反复发作、病情复发的患者短时间内控制症状颇为困难。有人做过调查:对于住院精神病人单一使用抗精神病药者占65.8%,居前三位的分别是氯氮平、氯丙嗪、舒必利[2]。尽管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的临床应用大有渐渐增高之势,但传统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的使用比例仍较高,一方面是与直接费用支出不高有关,另一方面传统抗精神病药对冲动、攻击的兴奋症状是有良好的作用[3]。在以前的临床实践中,氯丙嗪、氟哌啶醇和其他一些药物采用静脉内使用的方式相当普遍,但一直并未被正式认可[4]。目前,对于急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临床上仍常选择氯丙嗪、氟哌啶醇注射液或无抽搐痉挛治疗,其疗效、不良反应不尽相同,为进一步认识三者的实用性,将我院近年来的相关案例给予分析总结。

患者的兴奋躁动主要是由于中枢多巴胺功能过高所致,脑干网状结构的兴奋传递很大程度上是靠不同神经元的兴奋递质调节完成,这些上行传递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多巴胺能神经原系统[5]。在精神科临床的住院病人中精神运动性兴奋症状并不少见,急性期分裂症患者常伴有兴奋激越和攻击破坏行为,危及他人和自身安全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潜在的危险,也为治疗和护理带来诸多困难,尤其对于反复复发的患者,短时间内更难控制缓解。对于这类病人由于依从性差、不愿意配合治疗,通常选用氯丙嗪、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或者采用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方法来尽快的控制病情。

氯丙嗪、氟哌啶醇属于传统的抗精神病药,经典抗精神病药主要是通过对中脑皮质和中脑边缘通路的D2受体的阻断来减少阳性精神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和行为紊乱[6]。目前认为氯丙嗪的抗精神病作用主要是由于阻断了与情绪思维有关的边缘系统的多巴胺受体所致,而阻断抑制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则引起镇静安定作用。静脉点滴氯丙嗪对大脑多种神经递质受体均有阻滞作用,迅速控制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躁狂症状,减少或消除幻觉、妄想,使思维活动及行为趋于正常。由于静脉点滴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所以短时间的使用对肝脏损伤较小;然而氯丙嗪对α—受体和M受体的阻断作用,在缓解精神症状的同时也会产生多种负面作用。诸如报告中:嗜睡无力鼻塞头晕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以及心电图的改变,尤其在用药后的第一、第二周内这些不良反应较为明显。氟哌啶醇是第一个合成的丁酰苯类,有较好的抗幻觉妄想和抗躁狂作用,是治疗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理想药物,虽然心律不齐、低血压和心电图的改变比氯丙嗪少见,但锥体外系不良反应较重[7]。无抽搐电痉挛治疗是通过适量的脉冲电流刺激,使大脑皮层广泛性放电,引起病人意识丧失,和全身性抽搐。同时也促使脑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PET)反应,使患者思维、心境、食欲、睡眠等神经系统改变的化学递质恢复正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作用可能是多方面的,是对多受体全面的即刻协同作用,随之使中枢神经递质系统达到新的相对平衡,以此达到症状的缓解[8],短时间内对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症状疗效肯定,治疗后不良反应少,较常见的是忆力减退,头晕。可是,在MECT的治疗过程中如若为了强调临床治疗效果而加大电刺激使作用时间延长,可能会引起术后认知功能损害[9];另外:治疗禁忌症及安全性、麻醉的风险、繁琐的诊疗程序、治疗前准备、治疗的技术要求以及过高的治疗花费也制约了无抽搐电痉挛治疗的普及开展。相比而言,氯丙嗪静脉点滴、氟哌啶醇注射疗法虽然副作用较多,主要反映在锥体外系症状、抗组织胺、抗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以及心电图异常改变[10],然而,疗程短、操作简便、花费很少,尤其氯丙嗪静脉点滴疗效明显,在欠发达地区不失为一种好的治疗手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