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间歇性跛行是怎么回事

发布日期:2014-11-24 20:01:39 浏览次数:1595

间歇性跛行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在腰椎管已有狭窄的病理基础上,因直立时椎体及神经根的压力负荷增大,再加上行走时下肢肌肉的舒缩活动进一步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以及神经根受牵拉后,相应部位微循环受阻而出现缺血性神经根炎,从而出现腰腿疼痛、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当患者蹲下、坐下或平卧休息后,神经根的压力负荷降低,消除了肌肉活动时的刺激来源,脊髓及神经根缺血状态得以改善,因此症状也随之减轻、消失。再行走时,再度出现上述症状,再休息,症状再缓解,如此反复,交替出现,形成了间歇性跛行。它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特点之一。

最主要的诊断标准是先观察患者的症状表现,他步行时的状态可以很明显地表现出来间歇性跛行;其次是对患者作出发生此种症状的病因猜测,对相关的猜测进行诸如X光、超声等的检查。若发现腰椎管狭窄,可有助于诊断。

腰椎管狭窄症表现为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与血管性间歇性跛行 (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不同,区别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神经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2、神经性间歇性跛行下肢可有节段性感觉障碍,血管性间歇性跛行为袜套式感觉障碍。

3、神经性间歇性跛行步行距离随病程延长而逐渐缩短,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则不明显。

4、必要时,可行动脉造影检查,神经性间歇性跛行动脉良好,血管性间歇性跛行可显示动脉腔狭窄区。

物理治疗:关键在控制引起本病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另外,应当彻底戒烟,减少脂肪摄入,避免长时间站立,不交叉双腿,不穿过紧袜或弹力袜。鼓励病人规律地活动,促进患肢侧枝循环,增进肌肉功能。每天走路8~10次,每次步行至出现跛行止,休息到症状消失,然后再行走,逐渐延长步行距离。

药物治疗:可服用血小板抑制剂,如阿司匹林,每日服100~150毫克,能改善血流,减慢肢体动脉阻塞硬化的进展。此外,血栓形成或体循环栓塞引起的急性动脉闭塞,应当用抗凝剂肝素及华法令。该剂可使体内内源性溶解系统发挥作用溶栓。重症者可酌情用溶栓剂,如溶栓酶激活剂或尿激酶。用药过程需要监测凝血状态,避免出血。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