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发布日期:2014-11-10 22:57:18 浏览次数:1595

起病缓慢,首发症状为轻重不等的贫血,多数病人有血红蛋白尿,其尿呈酱油色或棕色,但有25%病人在病程中始终无血红蛋白尿。血红蛋白尿多在夜间睡眠后发生,清晨睡醒时较重,下午较轻,白天睡眠也可致发作。发作时常伴有寒战、发热、头痛腹痛、腰痛等症状。血红蛋白尿的发作情况差别很大,有的仅偶然发作,有的发作频繁,并常伴有黄疸。发作的诱因以感染为多见,药物、输血反应、疲劳和手术等均可诱发。溶血的量与许多因素有关:

1.异常克隆的大小 血液循环中补体敏感红细胞的所占比率差异很大,1%~90%。这些细胞都有发生溶血的危险。

2.红细胞的异常程度 差异也很大,这与细胞膜表面补体防御蛋白的含量差异较大有关。

3.补体活化的程度 感染、输血反应等均可引起补体活化,特征性的睡眠性溶血可能是由于内毒素经肠道吸收而致补体活化有关。长期血红蛋白尿可引起肾内含铁血黄素沉着,而致含铁血黄素尿。长期的血红蛋白尿和含铁血黄素尿又可使体内铁丢失,而致缺铁性贫血。有些病人由于血小板的减少及其功能异常,而有出血倾向,如齿龈出血鼻出血和皮肤出血等。血红蛋白尿频繁发作者,由于长期红细胞破坏过多或输血过多可致轻度黄疸或皮肤色素沉着。肝脾常轻度肿大。有些病人在病程中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少数病人可转变为急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根据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血红蛋白尿和酸溶血试验阳性,即可确诊。对于表现为增生低下性贫血而溶血的证据不明显者,需追踪观察才能明确诊断。我国目前制定的PNH诊断标准及再障-PNH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如下。

1.血象 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如合并缺铁则呈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网织红细胞常增高,有时减低;白细胞数常减少,合并感染时常升高。血小板常减少。

2.骨髓象和骨髓培养 不同患者或同一患者在不同的病期中其骨髓象可有不同。多数病人的骨髓增生活跃,以中幼红细胞和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多见于血红蛋白尿发作者;少数病人的骨髓增生减低或重度减低,多见于血红蛋白尿不发作者。骨髓铁染色常阴性,但经多次输血或骨髓增生低下者,其骨髓铁正常或增多。骨髓培养常可发现CFU-E和CFU-GM等的集落数少于正常。

3.尿检查 可见血红蛋白尿,潜血试验阳性。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试验阳性。

(1)酸溶血试验(Ham试验):其原理是:PNH异常红细胞在酸化血清后(pH为6.2),易被补体旁路激活的补体攻击而破裂。此试验有较强特异性,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依据。该试验的敏感性取决于血清中镁离子的浓度。如果血清中镁离子浓度调升到5mmol/L,则可提高该实验的敏感性。但是,该试验难以检测到小的异常细胞群和对补体中度敏感的红细胞。

(2)蔗糖溶血试验:这是一种简便的筛选试验。其原理是在离子浓度低的蔗糖溶液中,补体血清与红细胞膜的结合加强,造成红细胞膜的缺损,使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溢出而溶血。本试验比酸溶血试验敏感,但特异性较差,如在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和粒细胞白血病等均可出现阳性。

(3)蛇毒因子溶血试验:本实验也有较强的特异性,敏感性较Ham强,比糖水溶血实验略差,其原理是从眼镜蛇提取出的一种蛇毒因子(本身没有溶血)在血清的协同下通过激活补体旁路使PNH异常红细胞破裂而溶血,正常红细胞则否。

(4)补体溶血敏感试验:通过观察使抗体致敏红细胞发生溶血所需要的补体量,可以判断异常红细胞的比例及其对补体溶血的敏感程度。

5.GPI连接蛋白检测 一般情况下,可用相应的单克隆抗体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血细胞CD55和CD59的表达。该试验有在粒细胞和血小板易于操作的优点;而且这两种细胞群中的异常细胞所占比例大于红细胞中的异常细胞所占比例,这与血循环中异常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寿命正常有关。一般而言,CD59缺乏最常见,CD16α缺乏最少见。目前认为,检测粒细胞或红细胞上GPI连接蛋白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结果可靠。 常规做影像学检查,如胸片、B超,注意有无肺部感染胆石和肝、脾肿大等。血管造影可发现静脉血栓、脑CT检查可发现脑血栓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