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眶底爆折有關的文獻報道
百科詞條:眶底爆折 (最后修訂于2013-4-12 20:42:59)[共4911字]摘要:
爆裂性眼眶骨折(blowout fracture of the orbit),又稱爆裂性眶底骨折,簡稱眶底爆折,是指在眼眶前面遭受暴力,使眶壓增高,引起眶內下壁向外爆裂而成的特殊類型骨折。其眶緣完整,由于伴有眶內容嵌頓,眼外肌等眶內組織脫位于骨折孔,而產生復視、眼球內陷和眼球運動受限。可同時合并眶內側壁或頂壁骨折,故有人稱之為眶底骨折綜合征(orbital floor fracture syndrome)。Mack-enzie首先描述本病,并指出“外傷性眼球內陷”為眶底骨折所致。Smith和Regan1957年將本病定名為爆裂性骨折。
查看全文
相關文獻:鼻內窺鏡下眶底爆折手術治療降甚至失明。眶底爆折治療通常采用柯-陸氏進路眶底復位術,優點是面部不遺留瘢痕,下直肌、眶內容物及眶下壁骨折復位時操作簡單,手術同時可以清除上頜竇內的積血,防止感染。但術后患者面部腫脹,頭痛癥狀較重15天后撤出碘仿紗條,部分患者眶內容物會再垂
鼻竇創傷骨折時,則牙列錯位,上下牙咬合異常。
(三)眶底爆折:眼眶前方受鈍器擊傷時,眶內壓驟增致使眶底壁骨折,稱眶底爆折。眶底骨折片和眶骨摸、脂肪、下直肌、下斜肌等組織陷入上頜竇內,出現眼球塌陷、上下運動障礙及復視。如伴有眼球和視
鼻竇創傷障礙可由于篩、額竇損傷波及前顱凹底引起。視力障礙、復視多由于篩、蝶竇創傷損及眶尖及眶內、或眶底爆折所致。張口困難可能因上頜竇創傷損及翼腭凹肌肉。咬合異常發生于牙槽折斷變形者。鼻腔通氣障礙可因鼻竇損傷后引起鼻腔狹窄、粘膜腫脹、瘢痕粘連所致。蝶
眶底骨折 鈍器擊中眼眶眶緣,使眶內壓力驟增,薄弱的眶底發生爆裂骨折
可用眶周皮下及結膜下出血。如眶內出血多,可使眼球突出。眶下緣處常可觸及臺階
眼眶擊出性骨折(一)眶內壓驟增學說 眼前部受到鈍器撞擊,眶內組織向眶尖部擠壓,眼內壓急劇上升,壓力傳至眶壁,致眶壁薄弱處發生骨折,可使眶內軟組織如眶周圍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頜竇內,并被嵌頓。
Cramer等(1965)根據外傷的輕重,將眶底骨折
眶顴骨折的治療om)5月29日消息-整形外科中經常會遇到眶顴骨折。其治療依賴于全面的術前體格檢查,并要特別注意眼科評價。冠狀和橫軸位計算機斷層攝影對于確定骨折程度及眶部受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適當暴露和移動骨折片對于成功復位至關重要。無法實施有效的固定
第二節鼻竇創傷折,常合并鼻骨、眼眶、顴骨、上頜骨、上牙槽等骨折。表現前額、上頜區及鼻梁塌陷,局部可摸到凹陷骨折線。如顴弓骨折陷入上頜竇內造成張口受限,合并上頜骨骨折時,則牙列錯位,上下牙咬合異常。 (三)眶底爆折:眼眶前方受鈍器擊傷時,眶內壓驟增致使眶
眶骨缺損的整復眼眶缺損部位下緣平行眶緣切開皮膚、眼輪匝肌,暴露眶骨。向眶緣潛行分離。
于眼眶缺損部位下緣,平行眶緣切開骨膜,向眶緣剝離,充分暴露眶骨缺損區至四周部分健康骨質。修整眶骨缺損邊緣及基底部。
將有機玻璃放入缺損區,對齊兩側眶緣
眼眶內側壁骨折的CT表現 。眶內側壁呈類三角形,軸線顱腦矢狀面平行,由5塊骨骼構成,上頜骨前突和額骨內角突組成眶內緣,淚骨構成眶壁前下部分,篩骨眶板組成眶壁的前部、中部及部分后部,是主要構成眶內側的骨骼,鄰近眶尖區為蝶竇外側壁。篩竇眶板菲薄如紙,是眶壁爆裂骨折最易
高分辨率CT對眼眶爆裂骨折的診斷價值濁、積液,眶內積氣,眼球內陷等;單純眶下壁骨折11例,HRCT表現為眼眶下壁局部骨質不連續或移位,“淚滴征”,同側上頜竇積液,眼球內陷等;骨折同時累及眶內壁及眶下壁3例。結論 HRCT檢查能細致地顯示眼眶區的結構,對眼眶爆裂骨折的部位、程
33例外傷性眶壁骨折的法醫學鑒定分析等一系列眼周結構改變,眶內容也可經骨折疝出,造成相鄰眼外肌羈絆。眶下壁因緊鄰上頜竇,骨折后眶內容也常疝入上頜竇內。眶骨折后,血腫可使眶壓增高,壓迫眼球或神經,也可壓迫眼球的血管。多數眶部骨折一般不影響視力,但某些眶骨折可損傷眼周的神經和肌肉
眼眶爆裂骨折的CT診斷脂體內有積氣影,就提示眼眶隱性骨折的存在。眶紙樣板內陷為眶內側壁骨折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總結眶內側壁骨折的間接征象常見有:(1)眶脂體積氣;(2)內直肌腫脹、增粗;(3)內直肌與眶內側壁脂肪間隙變窄或消失,并通過骨折處嵌入篩竇內;(4)患側
鼻篩眶骨折繼發畸形的治療步驟骨折片往往無法重新復位,因而NOE骨折應盡可能早期治療,避免多種繼發畸形出現。
NOE骨折繼發畸形可分為眶部畸形、內眥間畸形和鼻畸形。眶部畸形主要表現為眼球內陷,治療重點為眶內容物復位、眶壁重建和眶內填充 [1,2] 。眶壁修補和眶內
鼻骨-眶-篩骨骨折的手術治療陷或下陷伴復視。手術治療包括骨折復位、眶壁缺損重建、內眥韌帶懸吊和鼻成形。術后對眼球內(下)陷和復視的改善情況和NOE區形態指數進行評價。結果術后3~6個月復查率48.27%。術后感染率10.35%。14例眶壁修復術后,9例眼球內(下)陷
鼻眶篩骨折性淚道阻塞及其與骨折類型的關系探討鼻眶篩(NOE)骨折后淚道的阻塞情況,分析淚道阻塞與骨折類型的關系。方法采用回顧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住院治療的NOE骨折患者的淚道阻塞情況。依據Markowitz的NOE骨折分類方
鼻額篩眶復合體骨折39例手術護理 回顧我科自1996~2004年收治鼻額篩眶復合體骨折45例,39例給予手術治療。鼻額篩眶復合體骨折為面中部骨折的特殊類型,損傷范圍包括鼻骨、上頜骨、眼眶、篩竇和額竇等,也可同時伴下額骨和顱底骨折[1]。現將手術病人的
經內側結膜入路修復眶內側壁骨折臨床分析業及體育運動的發展,爆裂性眶壁骨折的發病率逐漸增多。在爆裂性眶壁骨折中,約20%為單純內壁骨折或眶底(下壁)骨折合并內壁骨折[1],并且一些研究表明眼眶內側壁骨折在外傷性眼球內陷中占主要地位[2],但眼眶內側壁骨折仍然很容易被忽視,隨著高分
經內側結膜入路修復眶內側壁骨折臨床分析業及體育運動的發展,爆裂性眶壁骨折的發病率逐漸增多。在爆裂性眶壁骨折中,約20%為單純內壁骨折或眶底(下壁)骨折合并內壁骨折[1],并且一些研究表明眼眶內側壁骨折在外傷性眼球內陷中占主要地位[2],但眼眶內側壁骨折仍然很容易被忽視,隨著高分
鼻眶篩骨骨折后內眥畸形的晚期整復及其療效
(上海)為了探討鼻眶篩骨骨折后內眥畸形的手術方法及其療效。研究者回顧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眼科診治的83例(83只眼)單側鼻眶篩骨骨折后內眥畸形患者行內眥韌帶固定和畸形矯正
CT 薄層掃描高分辨重建對眼眶壁骨折的診斷陷2例。外側壁骨折11例,眶上壁骨折14例。并發癥:上頜竇壁骨折7例(除外眶下壁骨折),顴骨折11例,額骨折6例(除外眶上壁),顳骨折5例,視神經管骨折4例,下頜骨折2例,鼻骨折16例,蝶竇壁骨折4例。所有骨折患者均并發骨折部位軟組織腫脹或
CT評估隧道式多孔聚乙烯植入材料修復眼眶骨折眶容積的改變眼眶容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069,P〉0.05)。手術前、后眼眶容積的改變量與手術前眼球內陷程度相關(r=0.715,P〈0.01),緩解眼球內陷2mm需手術整復眼眶容積2.86cm^3。由此得出結論利用計算機客觀測量眼眶容
眼眶擊出性骨折)眶內壓驟增學說 眼前部受到鈍器撞擊,眶內組織向眶尖部擠壓,眼內壓急劇上升,壓力傳至眶壁,致眶壁薄弱處發生骨折,可使眶內軟組織如眶周圍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頜竇內,并被嵌頓。
Cramer等(1965)根據外傷的輕重,將眶底
顴骨顴弓眶外側壁骨折冠狀切口復位固定術的護理配合15~48歲,平均39歲,2例顴骨顴弓骨折,5例顴骨顴弓骨折合并眶外側壁骨折,12例上下頜骨骨折合并顴骨顴弓骨折及眶外側壁骨折,1例上下頜骨骨折合并顴骨顴弓骨折及眶外側壁骨折鼻骨骨折。為了防止出血引起血腫且有利于傷口愈合,術中除了需要完善
使用耳廓軟骨修補創傷性眶壁缺損物修補眶壁骨折缺損的效果。這種骨折可單獨發生,也可合并其他眶顴部骨折。他們對接受耳廓軟骨移植物治療的患者的隨訪結果進行了評估。研究人員在其所在醫院接受治療的面部骨折患者中選取了10名應用耳廓軟骨移植物治療的眶壁骨折缺損患者。患者的眶壁缺損
嚴重顱眶損傷的處理效果觀察額眶部聯合損傷較為少見,但員傷后病情較復雜,如處理不好,極易加重損傷,并可遺留難以處理的后遺癥。從解剖學上看,額眶部是由多塊薄而脆的骨板構成,并有視神經管、眶上裂溝通過顱眶,這些脆弱的骨板易于骨折,造成腦脊液漏、損傷神經及眼球。多數額眶部
左眶頂壁骨膜下膿腫并突發失明1例灶經血行播散所致[1]。眶骨膜在眶緣向眼瞼返折并止于瞼板,可防止眼瞼炎癥向眶內擴展。因此,眼眶感染性(細菌性)炎癥一般按部位可分為眶隔前和眶隔后兩類。隔前蜂窩織炎CT表現為眶瞼增厚,密度增高,皮下脂肪影混濁或消失,眶周軟組織腫脹,形成膿腫者
折 折 ①治療學術語。系五治法之一。折,折殺,抑制。用藥物控制郁積欲沖逆的病邪。《素問遺篇·刺法論》:“當折其勝,可散其邪。”《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郁達之,火郁發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調其氣,過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謂泄之
上頜竇積血對眼眶骨折修復術后的影響可致眶壁損傷及眼外肌嵌頓,臨床主要表現為眼球內陷、眼球運動障礙及復視。眼眶手術松解嵌頓的眼外肌,恢復正常眶內容積,可消除眼球內陷,解除限制性眼球運動障礙。術后可有短暫的受累肌麻痹,眶內組織輕度水腫,一般3~7天可逐漸消除,較少出現高眶壓表
額眶區凹陷性骨折整復術式探討為了探索額眶區凹陷性骨折手術修復整形術式。研究者在額眶骨折區外周作冠狀切口,翻轉皮瓣后,在凹陷性骨折旁開約2 cm左右范圍鉆孔,形成游離骨瓣,在凹陷性骨折碎片周圍形成足夠的操作空間后,再取下游離的碎骨片,用骨膜剝離子撬起凹陷的眶板復位后用
螺旋CT三維重建及微型鈦板堅固內固定治療眼眶-上頜-顴骨復合骨折隆凸達到3點定位。(2)眶下緣、眶底骨折:順外眥皮紋做1.5cm長切口切開皮膚、皮下組織,沿眼輪匝肌深層向下分離,切開結膜,分離至下眶緣,切開眶下緣骨膜,充分暴露骨折端,重新復位后,微型鈦板固定。微型鈦板一般應置于眶面,與骨面無張力密合。深
頭皮冠狀切口聯合口內切口入路手術治療眶-上頜-顴骨復合體骨折的臨床研究前多認為全面部骨折、眶-上頜-顴骨復合體的粉碎性骨折、畸形明顯的眶-上頜-顴骨復合體陳舊性骨折錯位嚴重的顴骨復合體骨折和造成明顯功能障礙的眶-上頜-顴骨復合體骨折都是冠狀切口的適應證。我們的經驗證明冠狀切口能廣泛暴露眼眶眶壁、 鼻骨、 梨
連眶赤爛 連眶赤爛 病證名。見《審視瑤函》。即目眶歲久赤爛。詳該條。 作者:
眶尖端綜合征眶頂為由顱內進入眼球的神經和血管的通道。又是眼外肌和眼提上瞼肌的起點。在眶頂部有眶上裂、眶下裂及視神經孔。
任何病變波及至眶頂部,便可出現眶尖端綜合征。
病因病理病機凡顱部及眶部外傷有顱骨或眶骨骨折傷及眶上裂、視神經孔,眶內腫瘤、眶
Ⅱ期羥基磷灰石義眼座眶內植入術型的眶內植入體,應用于眼球摘除或眼球內容摘出術后Ⅰ期眶內植入術中,取得了滿意的療效[1,2],但應用于Ⅱ期眶內植入術中的療效報道較少,為觀察Ⅱ期HA義眼座眶內植入術療效并探討其手術方法,我們對1993年6月至1999年1月行HA義眼座眶內植
眉眶痛 眉眶痛 證名。即眉棱骨痛。見《丹溪心法》卷四。詳參眉棱骨痛條。 作者:
眶部眼輪匝肌瓣轉移修復上眼瞼瘢痕0月我科采用眶部眼輪匝肌瓣轉移來修復,術后上瞼表現出應有的豐滿形態,瘢痕不顯。該手術有三點非常重要:(1)要充分松解瘢痕組織,使切口緣皮膚完全游離,解除皮膚與皮下組織的瘢痕粘連,使重瞼線消失,酌情切除部分瘢痕組織;(2)制作眶部輪匝肌時,
眶上神經痛。起病多急性。表現為一側或兩側前額部陣發性或持續性針刺樣痛或燒灼感,也可在持續痛時伴陣發性加劇。查體可見眶上神經出口處眶上切跡有壓痛、眶上神經分布區(前額部)呈片狀痛覺過敏或減退。
診斷根據上述臨床表現診斷不難但需注意與鼻竇炎及三叉神經痛
眶腦膜瘤常見眶腔擴大,視神經孔和眶上裂有時也擴大,骨質呈局限性吸收和增生。有時還可見鈣化點。
治療對腦膜瘤須手術治療,放療無效。手術途徑取決于腫瘤的部位和范圍,局限于眶內者采用顳側開眶術摘除干凈,以免復發。視神經管的腦膜瘤,蝶骨翼腦膜瘤或眶內腦
眶假瘤視力下降。在眶緣附近或眼眶深部多數可觸摸到腫塊。偶見在眼球受壓迫時視網膜靜脈擴張淤滯、視乳頭水腫及視網膜脈絡膜炎的改變。X線拍片無骨質破壞。但可見到致密陰影或眶腔擴大。在少數情況可發生骨質改變,視神經擴大,因而誤診為惡性腫瘤。眶靜脈造影往往
眶蜂窩組織炎 概述眶蜂窩組織炎,為眶內軟組織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癥,主客觀癥狀均較嚴重,甚至可引起腦膜炎或海綿竇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多為單側性,偶有累及雙側者。病因病理病機 1.鄰近病灶感染,如副鼻竇炎(以篩竇為最)、上頜骨骨髓炎、眶骨膜炎、急性
點此搜索更多相關文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