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眶底爆折有关的文献报道
百科词条:眶底爆折 (最后修订于2013-4-12 20:42:59)[共4911字]摘要:
爆裂性眼眶骨折(blowout fracture of the orbit),又称爆裂性眶底骨折,简称眶底爆折,是指在眼眶前面遭受暴力,使眶压增高,引起眶内下壁向外爆裂而成的特殊类型骨折。其眶缘完整,由于伴有眶内容嵌顿,眼外肌等眶内组织脱位于骨折孔,而产生复视、眼球内陷和眼球运动受限。可同时合并眶内侧壁或顶壁骨折,故有人称之为眶底骨折综合征(orbital floor fracture syndrome)。Mack-enzie首先描述本病,并指出“外伤性眼球内陷”为眶底骨折所致。Smith和Regan1957年将本病定名为爆裂性骨折。
查看全文
相关文献:鼻内窥镜下眶底爆折手术治疗降甚至失明。眶底爆折治疗通常采用柯-陆氏进路眶底复位术,优点是面部不遗留瘢痕,下直肌、眶内容物及眶下壁骨折复位时操作简单,手术同时可以清除上颌窦内的积血,防止感染。但术后患者面部肿胀,头痛症状较重15天后撤出碘仿纱条,部分患者眶内容物会再垂
(三)眶底爆折:眼眶前方受钝器击伤时,眶内压骤增致使眶底壁骨折,称眶底爆折。眶底骨折片和眶骨摸、脂肪、下直肌、下斜肌等组织陷入上颌窦内,出现眼球塌陷、上下运动障碍及复视。如伴有眼球和视
鼻窦创伤障碍可由于筛、额窦损伤波及前颅凹底引起。视力障碍、复视多由于筛、蝶窦创伤损及眶尖及眶内、或眶底爆折所致。张口困难可能因上颌窦创伤损及翼腭凹肌肉。咬合异常发生于牙槽折断变形者。鼻腔通气障碍可因鼻窦损伤后引起鼻腔狭窄、粘膜肿胀、瘢痕粘连所致。蝶
眶底骨折 钝器击中眼眶眶缘,使眶内压力骤增,薄弱的眶底发生爆裂骨折
可用眶周皮下及结膜下出血。如眶内出血多,可使眼球突出。眶下缘处常可触及台阶
眼眶击出性骨折(一)眶内压骤增学说 眼前部受到钝器撞击,眶内组织向眶尖部挤压,眼内压急剧上升,压力传至眶壁,致眶壁薄弱处发生骨折,可使眶内软组织如眶周围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颌窦内,并被嵌顿。
Cramer等(1965)根据外伤的轻重,将眶底骨折
眶颧骨折的治疗om)5月29日消息-整形外科中经常会遇到眶颧骨折。其治疗依赖于全面的术前体格检查,并要特别注意眼科评价。冠状和横轴位计算机断层摄影对于确定骨折程度及眶部受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适当暴露和移动骨折片对于成功复位至关重要。无法实施有效的固定
第二节鼻窦创伤折,常合并鼻骨、眼眶、颧骨、上颌骨、上牙槽等骨折。表现前额、上颌区及鼻梁塌陷,局部可摸到凹陷骨折线。如颧弓骨折陷入上颌窦内造成张口受限,合并上颌骨骨折时,则牙列错位,上下牙咬合异常。 (三)眶底爆折:眼眶前方受钝器击伤时,眶内压骤增致使眶
眶骨缺损的整复眼眶缺损部位下缘平行眶缘切开皮肤、眼轮匝肌,暴露眶骨。向眶缘潜行分离。
于眼眶缺损部位下缘,平行眶缘切开骨膜,向眶缘剥离,充分暴露眶骨缺损区至四周部分健康骨质。修整眶骨缺损边缘及基底部。
将有机玻璃放入缺损区,对齐两侧眶缘
眼眶内侧壁骨折的CT表现 。眶内侧壁呈类三角形,轴线颅脑矢状面平行,由5块骨骼构成,上颌骨前突和额骨内角突组成眶内缘,泪骨构成眶壁前下部分,筛骨眶板组成眶壁的前部、中部及部分后部,是主要构成眶内侧的骨骼,邻近眶尖区为蝶窦外侧壁。筛窦眶板菲薄如纸,是眶壁爆裂骨折最易
高分辨率CT对眼眶爆裂骨折的诊断价值浊、积液,眶内积气,眼球内陷等;单纯眶下壁骨折11例,HRCT表现为眼眶下壁局部骨质不连续或移位,“泪滴征”,同侧上颌窦积液,眼球内陷等;骨折同时累及眶内壁及眶下壁3例。结论 HRCT检查能细致地显示眼眶区的结构,对眼眶爆裂骨折的部位、程
33例外伤性眶壁骨折的法医学鉴定分析等一系列眼周结构改变,眶内容也可经骨折疝出,造成相邻眼外肌羁绊。眶下壁因紧邻上颌窦,骨折后眶内容也常疝入上颌窦内。眶骨折后,血肿可使眶压增高,压迫眼球或神经,也可压迫眼球的血管。多数眶部骨折一般不影响视力,但某些眶骨折可损伤眼周的神经和肌肉
眼眶爆裂骨折的CT诊断脂体内有积气影,就提示眼眶隐性骨折的存在。眶纸样板内陷为眶内侧壁骨折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总结眶内侧壁骨折的间接征象常见有:(1)眶脂体积气;(2)内直肌肿胀、增粗;(3)内直肌与眶内侧壁脂肪间隙变窄或消失,并通过骨折处嵌入筛窦内;(4)患侧
鼻筛眶骨折继发畸形的治疗步骤骨折片往往无法重新复位,因而NOE骨折应尽可能早期治疗,避免多种继发畸形出现。
NOE骨折继发畸形可分为眶部畸形、内眦间畸形和鼻畸形。眶部畸形主要表现为眼球内陷,治疗重点为眶内容物复位、眶壁重建和眶内填充 [1,2] 。眶壁修补和眶内
鼻骨-眶-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陷或下陷伴复视。手术治疗包括骨折复位、眶壁缺损重建、内眦韧带悬吊和鼻成形。术后对眼球内(下)陷和复视的改善情况和NOE区形态指数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6个月复查率48.27%。术后感染率10.35%。14例眶壁修复术后,9例眼球内(下)陷
鼻眶筛骨折性泪道阻塞及其与骨折类型的关系探讨鼻眶筛(NOE)骨折后泪道的阻塞情况,分析泪道阻塞与骨折类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NOE骨折患者的泪道阻塞情况。依据Markowitz的NOE骨折分类方
鼻额筛眶复合体骨折39例手术护理 回顾我科自1996~2004年收治鼻额筛眶复合体骨折45例,39例给予手术治疗。鼻额筛眶复合体骨折为面中部骨折的特殊类型,损伤范围包括鼻骨、上颌骨、眼眶、筛窦和额窦等,也可同时伴下额骨和颅底骨折[1]。现将手术病人的
经内侧结膜入路修复眶内侧壁骨折临床分析业及体育运动的发展,爆裂性眶壁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在爆裂性眶壁骨折中,约20%为单纯内壁骨折或眶底(下壁)骨折合并内壁骨折[1],并且一些研究表明眼眶内侧壁骨折在外伤性眼球内陷中占主要地位[2],但眼眶内侧壁骨折仍然很容易被忽视,随着高分
经内侧结膜入路修复眶内侧壁骨折临床分析业及体育运动的发展,爆裂性眶壁骨折的发病率逐渐增多。在爆裂性眶壁骨折中,约20%为单纯内壁骨折或眶底(下壁)骨折合并内壁骨折[1],并且一些研究表明眼眶内侧壁骨折在外伤性眼球内陷中占主要地位[2],但眼眶内侧壁骨折仍然很容易被忽视,随着高分
鼻眶筛骨骨折后内眦畸形的晚期整复及其疗效
(上海)为了探讨鼻眶筛骨骨折后内眦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研究者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4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诊治的83例(83只眼)单侧鼻眶筛骨骨折后内眦畸形患者行内眦韧带固定和畸形矫正
CT 薄层扫描高分辨重建对眼眶壁骨折的诊断陷2例。外侧壁骨折11例,眶上壁骨折14例。并发症:上颌窦壁骨折7例(除外眶下壁骨折),颧骨折11例,额骨折6例(除外眶上壁),颞骨折5例,视神经管骨折4例,下颌骨折2例,鼻骨折16例,蝶窦壁骨折4例。所有骨折患者均并发骨折部位软组织肿胀或
CT评估隧道式多孔聚乙烯植入材料修复眼眶骨折眶容积的改变眼眶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9,P〉0.05)。手术前、后眼眶容积的改变量与手术前眼球内陷程度相关(r=0.715,P〈0.01),缓解眼球内陷2mm需手术整复眼眶容积2.86cm^3。由此得出结论利用计算机客观测量眼眶容
眼眶击出性骨折)眶内压骤增学说 眼前部受到钝器撞击,眶内组织向眶尖部挤压,眼内压急剧上升,压力传至眶壁,致眶壁薄弱处发生骨折,可使眶内软组织如眶周围脂肪、下直肌和下斜肌疝上颌窦内,并被嵌顿。
Cramer等(1965)根据外伤的轻重,将眶底
颧骨颧弓眶外侧壁骨折冠状切口复位固定术的护理配合15~48岁,平均39岁,2例颧骨颧弓骨折,5例颧骨颧弓骨折合并眶外侧壁骨折,12例上下颌骨骨折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眶外侧壁骨折,1例上下颌骨骨折合并颧骨颧弓骨折及眶外侧壁骨折鼻骨骨折。为了防止出血引起血肿且有利于伤口愈合,术中除了需要完善
使用耳廓软骨修补创伤性眶壁缺损物修补眶壁骨折缺损的效果。这种骨折可单独发生,也可合并其他眶颧部骨折。他们对接受耳廓软骨移植物治疗的患者的随访结果进行了评估。研究人员在其所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面部骨折患者中选取了10名应用耳廓软骨移植物治疗的眶壁骨折缺损患者。患者的眶壁缺损
严重颅眶损伤的处理效果观察额眶部联合损伤较为少见,但员伤后病情较复杂,如处理不好,极易加重损伤,并可遗留难以处理的后遗症。从解剖学上看,额眶部是由多块薄而脆的骨板构成,并有视神经管、眶上裂沟通过颅眶,这些脆弱的骨板易于骨折,造成脑脊液漏、损伤神经及眼球。多数额眶部
左眶顶壁骨膜下脓肿并突发失明1例灶经血行播散所致[1]。眶骨膜在眶缘向眼睑返折并止于睑板,可防止眼睑炎症向眶内扩展。因此,眼眶感染性(细菌性)炎症一般按部位可分为眶隔前和眶隔后两类。隔前蜂窝织炎CT表现为眶睑增厚,密度增高,皮下脂肪影混浊或消失,眶周软组织肿胀,形成脓肿者
折 折 ①治疗学术语。系五治法之一。折,折杀,抑制。用药物控制郁积欲冲逆的病邪。《素问遗篇·刺法论》:“当折其胜,可散其邪。”《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木郁达之,火郁发之,土郁夺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调其气,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泄之
上颌窦积血对眼眶骨折修复术后的影响可致眶壁损伤及眼外肌嵌顿,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内陷、眼球运动障碍及复视。眼眶手术松解嵌顿的眼外肌,恢复正常眶内容积,可消除眼球内陷,解除限制性眼球运动障碍。术后可有短暂的受累肌麻痹,眶内组织轻度水肿,一般3~7天可逐渐消除,较少出现高眶压表
额眶区凹陷性骨折整复术式探讨为了探索额眶区凹陷性骨折手术修复整形术式。研究者在额眶骨折区外周作冠状切口,翻转皮瓣后,在凹陷性骨折旁开约2 cm左右范围钻孔,形成游离骨瓣,在凹陷性骨折碎片周围形成足够的操作空间后,再取下游离的碎骨片,用骨膜剥离子撬起凹陷的眶板复位后用
螺旋CT三维重建及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眼眶-上颌-颧骨复合骨折隆凸达到3点定位。(2)眶下缘、眶底骨折:顺外眦皮纹做1.5cm长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沿眼轮匝肌深层向下分离,切开结膜,分离至下眶缘,切开眶下缘骨膜,充分暴露骨折端,重新复位后,微型钛板固定。微型钛板一般应置于眶面,与骨面无张力密合。深
头皮冠状切口联合口内切口入路手术治疗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研究前多认为全面部骨折、眶-上颌-颧骨复合体的粉碎性骨折、畸形明显的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陈旧性骨折错位严重的颧骨复合体骨折和造成明显功能障碍的眶-上颌-颧骨复合体骨折都是冠状切口的适应证。我们的经验证明冠状切口能广泛暴露眼眶眶壁、 鼻骨、 梨
连眶赤烂 连眶赤烂 病证名。见《审视瑶函》。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作者:
眶尖端综合征眶顶为由颅内进入眼球的神经和血管的通道。又是眼外肌和眼提上睑肌的起点。在眶顶部有眶上裂、眶下裂及视神经孔。
任何病变波及至眶顶部,便可出现眶尖端综合征。
病因病理病机凡颅部及眶部外伤有颅骨或眶骨骨折伤及眶上裂、视神经孔,眶内肿瘤、眶
Ⅱ期羟基磷灰石义眼座眶内植入术型的眶内植入体,应用于眼球摘除或眼球内容摘出术后Ⅰ期眶内植入术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2],但应用于Ⅱ期眶内植入术中的疗效报道较少,为观察Ⅱ期HA义眼座眶内植入术疗效并探讨其手术方法,我们对1993年6月至1999年1月行HA义眼座眶内植
眉眶痛 眉眶痛 证名。即眉棱骨痛。见《丹溪心法》卷四。详参眉棱骨痛条。 作者:
眶部眼轮匝肌瓣转移修复上眼睑瘢痕0月我科采用眶部眼轮匝肌瓣转移来修复,术后上睑表现出应有的丰满形态,瘢痕不显。该手术有三点非常重要:(1)要充分松解瘢痕组织,使切口缘皮肤完全游离,解除皮肤与皮下组织的瘢痕粘连,使重睑线消失,酌情切除部分瘢痕组织;(2)制作眶部轮匝肌时,
眶上神经痛。起病多急性。表现为一侧或两侧前额部阵发性或持续性针刺样痛或烧灼感,也可在持续痛时伴阵发性加剧。查体可见眶上神经出口处眶上切迹有压痛、眶上神经分布区(前额部)呈片状痛觉过敏或减退。
眶脑膜瘤常见眶腔扩大,视神经孔和眶上裂有时也扩大,骨质呈局限性吸收和增生。有时还可见钙化点。
治疗对脑膜瘤须手术治疗,放疗无效。手术途径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范围,局限于眶内者采用颞侧开眶术摘除干净,以免复发。视神经管的脑膜瘤,蝶骨翼脑膜瘤或眶内脑
眶假瘤视力下降。在眶缘附近或眼眶深部多数可触摸到肿块。偶见在眼球受压迫时视网膜静脉扩张淤滞、视乳头水肿及视网膜脉络膜炎的改变。X线拍片无骨质破坏。但可见到致密阴影或眶腔扩大。在少数情况可发生骨质改变,视神经扩大,因而误诊为恶性肿瘤。眶静脉造影往往
眶蜂窝组织炎 概述眶蜂窝组织炎,为眶内软组织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主客观症状均较严重,甚至可引起脑膜炎或海绵窦血栓形成而危及生命。多为单侧性,偶有累及双侧者。病因病理病机 1.邻近病灶感染,如副鼻窦炎(以筛窦为最)、上颌骨骨髓炎、眶骨膜炎、急性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文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