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急性偏瘫的发病机制

发布日期:2014-10-05 08:54:12 浏览次数:1600

(1)感染:各种感染引起的脑血管炎可使动脉管腔狭窄、血栓形成、闭塞,引起局部脑血流量减少、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致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病毒或细菌可能直接侵犯脑血管而引起脑血管炎;也可能在感染后或接种后发生免疫反应而引起免疫性脑血管炎或脑血管周围脱髓鞘病变。感染的病原有:

(2)颅内病变: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烟雾病、脑占位病变等,由于出血、血管闭塞或压迫而致偏瘫

(3)颅脑创伤脑挫裂伤、硬膜下或硬膜外血肿、脑实质出血及伴发的水肿均可引起偏瘫。咽后壁外伤引起颈内动脉损伤不可忽视。咽后壁钝器伤可使颈内动脉血栓形成或使血管撕裂,形成夹层动脉瘤。小儿头、颈部轻伤,或口含筷子等物伤及软腭,均可致颈内动脉血栓形成。颈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症状在外伤后数小时、数天后(或更晚)出血,表现为急性偏瘫、头痛血管杂音和霍纳症。颈椎外伤、颈椎过伸或寰枢椎半脱位时,可引起椎动脉夹层动脉瘤,可致双偏瘫。

(4)心脏病: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可因感染、脱水时引起血液黏稠度增加而形成脑血栓;从右至左分流时,栓子可进入脑血循环而形成脑栓塞,多发生于2岁以下小儿。也可由于并发脓肿而引起偏瘫。心律失常心房纤颤时,可并发附壁血栓而引起脑梗死。少见的心脏肿瘤也可发生偏瘫。风湿性心脏病心内膜炎赘生物脱落,可形成栓子而引起脑栓塞。二尖瓣脱垂的无菌性栓子也可引起脑缺血发作。医源性栓子可来自心导管、心脏手术、肠道外营养的脂肪栓子等。

(6)结缔组织病结节性动脉周围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多发性大动脉炎等疾病当其病变侵及脑动脉或其分支时,即可发生偏瘫。全身性红斑狼疮约20%以上有血管炎,主要是小动脉,引起脑的微血栓,发生TIA。结节性多动脉炎累及中、小血管,血管造影不易发现。动脉纤维肌层发育不良是全身性疾病,当其累及颈内动脉时可发生脑动脉瘤、血栓、栓塞。皮肌炎、Wegener肉芽肿、少年颞动脉炎、无脉症白塞病等都是小儿脑梗死的可能原因。

(7)遗传性疾病和代谢紊乱:近年来由于神经影像学技术(CT、MRI)的发展以及动态脑血流分布和脑代谢检测(SPECT、PET)的应用,发现了一些遗传病和代谢紊乱可并发脑血管异常、脑血流量改变或局部脑代谢异常。如同型胱氨酸尿症、有机酸血症高氨血症乳酸酸中毒线粒体病(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卒中样发作等)、一些脱髓鞘变性病、血红蛋白病、神经皮肤综合征(神经纤维瘤病Ⅰ型,结节性硬化)等均可发生急性偏瘫。此外,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严重脱水时的颅内静脉窦血栓,亦可致偏瘫。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内出血而致急性偏瘫的病例在国内屡有报道。糖尿病小儿当其血糖偏低时,可有短暂的轻偏瘫发作,持续数小时自然缓解,或为交替性轻偏瘫,可能是脑血管痉挛

(8)发作性疾患:癫痫发作或偏头痛发作可出现急性偏瘫。推荐阅读:偏瘫会影响下一代吗?

小儿急性偏瘫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脑动脉的血栓形成、栓塞和血管炎,引起脑血管的闭塞性病变。其中以脑血栓形成最为多见。其阻塞的部位各病例有所不同,可发生于脑的大血管,也可发生于小血管。在小儿,大血管和小血管发生血栓的几率大致相等。大血管血栓形成可见于颈内动脉的颅外部分,但多发生于颈内动脉的分支,即大脑中动脉或前动脉的近端。少数可见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脑的小动脉血栓常为多发性,发生于大脑动脉的深穿支,供血给脑的深层结构(基底节、内囊、丘脑、脑干)。由于小动脉是终动脉,缺乏吻合支和侧支循环,加以该区神经径路和功能密集,所以常引起永久性功能损伤。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