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症1例

发布日期:2014-11-12 02:07:08 浏览次数:1601

病历资料患儿 男 17天 发现右小腿肿胀2天入院,患儿系G3P2,过期产(超过预产期16天),自然娩出,出生时有窒息史及左臂产伤史,曾在当地医院给予上氧等处理后出院。体检:T37 ℃,P138次/分 R40次/分,wt 4.46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清,哭声宏亮,全身淋巴结不肿大,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发现。左上肢肌张力低,肌肉松弛,无明显痛温觉,肌力01级。左小腿近踝关节处肿胀、质地稍硬、触痛明显。颌下、耳后及肩部亦可扪及蚕豆大小皮下结节,质地稍硬、活动度可、边界清楚,表面红,有触痛。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血钾、钠、氯、钙均正常。

B超:颌下软组织增厚,回声增强。范围33*21*7.7mm,边界不清晰,内部回声不均匀。内见一低回声结节直径约2.5mm。左踝关节探查见内侧皮下脂肪层内可见范围约51*24*9mm稍强回声区,边界不清,未见明显包膜。内部回声不均匀,强弱不等,内可见不规则稍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其中较大范围约13*3mm,回声不均匀,局部骨质连续。

CT平扫:颌下皮下软组织增厚,可见脂肪层内不规则皮下结节,局部皮下脂肪层变薄。左下肢皮下脂肪层软组织密影钙化并伸入附近肌间隙内,附近肌肉轮廓可见。

颌下包块及左小腿肿块活检病例报告:送检两处肿块呈相同病变改变,镜下均见较多脂肪细胞坏死及散在钙质沉积,符合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症。

讨论 新生儿皮下脂肪坏死在新生儿是一种少见的,短暂的皮下脂肪炎症性疾患,见于足月儿,多在出生后610天发病。表现为坚硬的皮下结节,多分布于臀、背、肩、股及颊部,其根本原因并不清楚,可能与高血钙,缺氧,产伤和低体温相关。影像学检查示脂肪坏死损坏局限于皮下深度,脂肪层变薄。该病属于自限性。无需治疗。数月后可自然消退。但该病可能出现代谢并发症,如低血糖血小板减少症,高脂血症高血钙,对患儿生命产生潜在威胁,其中高血钙有很高发生率,可出现在皮损发展后的1个月6个月,钙沉积在软组织、肝脏、下腔静脉、房间隔、肾脏系统。所以放射工作者熟悉该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及时诊断,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并提示临床防止相关不良后遗症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

鉴别诊断

1、新生儿硬肿症:常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无异常分娩史。生后数日1周发病,病损为皮肤硬肿、病变较弥漫、无钙质沉着,临床表现典型。2、骨化性肌炎:有外伤史,外伤后血肿由软至硬,约半月至一月后始出现钙化并有成骨过程。3、进行性骨骨化肌炎:男性多见,多在幼儿期出现至上而下的横纹肌纤维间、肌腱、腱鞘和筋膜等发生进行性骨化,同时多伴发其他先天发育异常。4、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生后第一月后发展,病变常为单发、迅速扩大呈硬块,累积肌肉,影像呈浓密蜂窝状赘生物。5、婴幼儿型肌纤维瘤病,可累积骨骼、肌肉、心和胃肠道。主要影响婴儿。6、先天性血管瘤:常出现在病人几个月大时,往往皮肤呈蓝色,CT增强扫描病灶显著强化。

(作者:湖南省儿童医院)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1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