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儿童生长痛儿童生长痛的定义

发布日期:2014-11-16 19:01:11 浏览次数:1595

尤其是3~6岁的儿童,骨骼生长迅速,而四肢长骨周围的神经、肌腱、肌肉的生长相对慢一些,因而产生牵拉痛。

2、代谢产物堆积。

小儿过度活动,或发育过程中组织代谢产物过多,不能迅速地排泄清除,会引起酸性代谢产物的堆积,从而造成肌肉的酸痛。

3、胫骨内弯。

幼儿开始学步时小腿的胫骨较弯曲,为了适应这种现象,人体会代偿性地出现一定程度的膝关节外翻。随着身体的生长,大部分幼儿依靠腿部肌肉力量,会逐渐使胫骨内弯和膝关节外翻这两种暂时性的畸形得以矫正,而少数幼儿没有及时矫正,为了保持关节的稳定,腿部肌肉必须经常保持紧张状态,故出现疼痛

生长痛是儿童生长发育时期特有的一种生理现象,多见于3~12岁生长发育正常的儿童。生长痛主要表现为间歇发作的下肢疼痛。疼痛多为钝痛,也可针刺样痛,甚至剧烈牵拉痛。疼痛的部位多在膝关节,其次是大腿和小腿部位,或小腿骨前方。疼痛呈无规则间歇发作,常在夜间出现,持续数分钟至几小时不等,无游走性,肢体活动不受限。疼痛发作时不伴有发热、皮疹等全身症状。

主要表现为三点:

1、多为下肢疼痛生长痛

最常见的发生部位在膝、小腿和大腿的前面,偶尔会在腹股沟区,疼痛一般在关节以外的地方。典型的是双侧疼痛,也有一侧疼痛的。

2、多为肌肉性疼痛生长痛

主要是肌肉疼痛,而不是关节或骨骼的疼痛。疼痛的部位也不会有红肿或发热的现象。

3、疼痛多发于夜间

生长痛最大的特点就是几乎都在晚上发生。但是不要忽略了白天。白天时由于孩子的活动量比较大,就算感到不舒服,孩子也可能因为专注于其他事物而不易察觉。等到夜里身心都已放松下来,准备要好好休息时,疼痛的症状就会让孩子感到特别不舒服,甚至难以忍受。

相关推荐:

你了解儿童生长痛吗?

宝宝“生长痛”的13个疑问

没有证据表明小孩的成长是疼痛的。然而,跑、爬、跳等动作可能对儿童的肌肉骨骼系统造成压力。因此,白天过度活动是夜间发疼最可能的原因。医生一般根据孩子的症状和体格检查的结果来诊断生长痛。在明确诊断之前,医生需要排除其他一些有类似症状的疾病,如多动腿综合征(它以双腿不适感觉为特征,经常会出现不由自主的下肢移动)。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医生还可能会做血液检查、X线或其他诊断性检查,来明确孩子腿疼的原因。

相关推荐:

宝宝“生长痛”的13个疑问

你了解儿童生长痛吗?

对于生长痛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及时休息。孩子放学后,如果膝部或小腿不适,不要勉强孩子做更多的运动。可在晚上睡觉前,用热水给孩子泡泡脚和小腿。疼痛较重时,可给予局部按摩、热敷、涂风油精或服止痛药,也可适量服用维生素C。在孩子平时不疲劳时,应鼓励其多参加活动,锻炼肌肉力量,以促进胫骨内弯的自然矫正。孩子一旦出现生长痛,家长不必惊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患儿的生长痛会在接近青春期时消失,对孩子正常的生长和发育不会产生影响,即使疼痛反复发作也不会遗留关节畸形。生长痛属于肌肉性疼痛,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疼痛发作时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为孩子作局部按摩、热敷,帮助减轻疼痛程度,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关怀和安全感。

具体方法如下:

1、转移注意力

转移注意力是让宝宝忽略疼痛的有效方法。爸爸妈妈可以用讲故事、做游戏、玩玩具、看卡通片等方法来吸引宝宝。对待病宝宝要比平时更加的温柔体贴,因为家长的鼓励和精神支持,对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镇痛良方,有时甚至比药物还有效。

2、局部热敷、按摩

爸爸妈妈可用热毛巾对宝宝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热敷,这样能缓和孩子的紧张情绪,从而缓解疼痛带来的不适感觉。按摩时,一定要注意揉捏的力度。让宝宝在温柔的抚摸下入睡。

3、减少剧烈运动

生长痛不是病,不需要限制宝宝的活动,但如果疼痛比较厉害时,应该注意让宝宝多多休息,让肌肉放松,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4、补充营养素

应该让宝宝多摄取可以促进软骨组织生长的营养素,如牛奶、骨头、核桃、鸡蛋,都含有弹性蛋白和胶原蛋白。而维生素C对胶原合成有利,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富含VC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韭菜、菠菜、柑橘、柚子等。

黄岩

原则上说,宝宝补钙是在二岁以前,二岁以后,如果没有明显的缺钙的症状的体征,就不必药补,主要是食补。但是在孩子快速长个时期,应该适当时补充钙和D满足生长需要。一般来说,孩子五六岁和青春发育期应该适当补充。

为何孩子要伤害自己

我女儿一岁九个月,性子较急,她生气,着急时常常会自已抓自已、自已咬自已,她肯定会感觉很痛,为何还会这样做?请问专家有什么办法能让她改正。谢谢!

茅于燕

儿童在情绪激动时,往往会有一些行动上的表现。有的会跺脚、有的会打人、有的会摔东西等。你的孩子的表现是抓自己、咬自己。在激情下,人的耐受力可以提高好几倍。所以这时,她并不感觉难忍的疼,否则她就不会这第做了。 改正这种表现,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重在防止。知道她在发急时有这种表现,重要的是不让她发急到打自己的程度。当发现她快要抓自己的时候,马上抱起她来,带她上街或和她玩喜欢的 积木 、娃娃等,转移她的注意力(一岁九个月的儿童注意力是短暂的)。 2、在她抓自己、咬自己的时候表示关心,让她体验到你是很爱她的。替她揉揉手、吹吹胳膊,并对她说:“瞧,抓红了吧,不要抓了,抓多了会疼,不舒服,对吗?” 3、教她宣泄情绪的方法。比如捶打枕头、撕旧报纸、用笔乱画、大声唱歌等,把激情引向身外之物或其他活动。 4、平时也可以对她讲一点不要自伤的小故事,让她从这些故事里懂得(当然是极粗浅的“懂得”)抓自己、咬自己不好,有时会把自己的手、胳膊、头弄疼(做给她看)。 5、告诉她有不高兴的事(比如够柜子顶上的糖缸够不到、想要小朋友玩的小手枪不给、吃的一瓣桔子掉到桌子底下拿不出来了等等)可以找妈妈,也许妈妈会把糖缸拿下来给她、和小朋友商量把手枪借来玩一玩、另外剥一瓣桔子给她吃等,这就避免了情绪激动,也就不会自伤了。

怎样教育由外婆照看的孩子

您好,我和我先生均在国外,只能暂时把17个月的儿子放在外婆家里。孩子各方面发育都很好,但是脾气很大,遇到不顺心的事就把手里的玩具扔掉,有时还要拧人,经常会拧得外婆很痛,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制止他的这种行为,由于不在父母身边,我非常担心孩子的教育,我打算明年最晚年底把孩子接到身边,但是我不知道这一年多的时间的分离会不会给孩子的心理和性格上造成影响,尤其孩子喜欢拧人,对这种孩子,应该采取什么教育方式比较好?

茅于燕

孩子由父母自己照看,对孩子的发展当然最好,但是,就有些情况。由于父母均在国外,只能把孩子托在外婆家抚养。从介绍上看,孩子各方面发育都很好,只是脾气很大。很可能外婆对孩子的起居,悉心照料,但是太宠爱,以致养成他性格上有一些,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 孩子还小,性格上的一些赞美及时纠正还是有效的。根据你目前的情况,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 1、能有机会回国一趟,和孩子外婆开诚布公谈一谈最好,告诉姥姥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立一些规矩。比如不能扔掉玩具、不能拧人,遇到不高兴的事,可以告诉姥姥,让姥姥给你解决等。同时自己和孩子一起生活一段时间(一两个礼拜),观察一下,也检查一下,要切实看到变化再走。 2、执行规矩是痛苦的,往往老年人不能坚持。一定要让老人明白 溺爱 的害处,孩子再大一点,要纠正就更困难了。 3、在你们不得已非到国外工作不行的情况下,一定要常常打电话、写信来询问孩子情况,常把自己的照片寄给家里,让姥姥给孩子看,告诉他妈妈回来高兴。姥姥千万不要不理会爸爸妈妈,只是自己带孩子。须知孩子知道“别的地方”有爸爸妈妈,也会使他有归属感,而归属感对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是极重要的。 4、如果有可能,现在马上把孩子接到身边照看,当然最好,但是,如果不可能,一定要和姥姥谈好,不仅要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良好习惯(现在已出现不良习惯的苗头了),要密切注意,坚持执行规矩(不是立刻能见效的),要反复讲,碰到具体情况要结合具体情况讲,久而久之,会有效果的。千万不能再溺爱了,这样,只能是害孩子,而不是爱孩子了。

孩子看电视成瘾怎么办

儿子两岁零一个月,本来很活泼,但自从迷上电视动画片西游记后,每天一起床就闹着要看西游记,能够坐在那里连看几个小时一句话也不说。西游记里的片头和片尾曲,他也唱得烂熟。原来经常闹着要出去玩,现在只要有西游记看就行了,叫他出去玩他也不去。前天晚上,我们硬是不让他看,他大闹了一场。我们非常担心他因为经常看电视会形成不好的性格,但也没有其他好的办法,请专家给予指点为盼!

茅于燕

谁都知道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得到欢乐情绪、培养 注意力 、培养 记忆力 等,但儿童,特别是小年龄的儿童,长时间看电视有许多不好的影响,比如:由于是坐下来看,就难以与小朋友一块儿活动了;不利于培养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当画面有暴力或色情内容时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大;与家人的关系也会淡薄了等等。 你的孩子现在可以说已经迷上了电视上的西游记了。为了使他从这种迷恋中解脱出来,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丰富晚上的生活,买一些有趣的玩具或图书,在西游记放映的时间,让他玩玩具或看图画书。当然,一开始一定要遭到反抗,家长要善于引导。 2、在西游记放映时间也可以带他到街上、到朋友家去串门,让过这个时间再回来。 3、“西游记”节目总有结束的时候,一旦结束了,就不让他再看这类形象怪异、故事性强的故事片了。选择一些画面优美的、情节简单的儿童节目让他看。 4、长痛不如短痛,要纠正一种行为,一定会碰到反抗,家长要有心理准备,哭闹一两次并没有什么关系,当然要处理得好些。切忌开始不让他看,他哭闹了,就给他看了。要不让看,今天就不让看,他哭闹一阵会好的。 5、告诉他电视机今天坏了,要修理一些时候,这些天都不能看。 6、告诉他,今天爸爸(或奶奶、爷爷)要看新闻、看球赛,你不能看“西游记”。 7、和家人议论“西游记”里的主人翁形象,说他们不好看,那些故事也不好,让他对这些产生厌恶情绪。 8、最好在“西游记”放映时间,自己也不打开电视,不看电视,他哭闹,也不去理会。据说在家教非常严格的欧州,有的家庭当电视里的儿童节目一结束,便当即把电视机锁上。

怎么样教育天才女儿

我的女儿今年2岁半,聪明,活泼。会认600多个字,会背60多首苦诗,会唱多首儿歌,会思考问题,大人说什么话都听得懂,每天都自己自觉的背书。入幼儿园后我发现她不爱说话了,也不读书了,本来是她早会的东西问她她也不说。我去幼儿园了解了一下,老师说她是个天才,但脾气特坏。总和老师对着干,老师要教课,她要睡觉,老师要她吃饭她要玩,并且从这个床上到这个床上,她要玩的东西别的小朋友都要让她,不然就哭个不停。老师说又怕她的脾气和她的天才是相辅相成的,不好管教她,说她是个特例,从来没碰到过,要我请教一下专家。 我到底要怎么样教育我的女儿呢? 一个焦急的妈妈

茅于燕

想先谈两个问题: 1、天才是有特定含义的,两岁半,会认600个字,会背60多首古诗、会许多 儿歌 ……,只能说明她比较聪明,而且生长在一个重视教育的的家庭里,而已。至于说现在就认定她是天才,还为时过早。我建议你向心理研究所查了秀教授请教,她研究超常儿童已经二十多年了,一定会给你更多的指教。她的电话请打心理研究所业务处询问。心理所业务处的电话是64872071; 2、脾气大和天才绝对不是相辅相成的, 难产 天才全是坏脾气的吗?两者绝无直接联系。 她到幼儿园以后的一些异常表现很可能是与她在家里受到的特殊待遇(因为她聪明,甚至认为她是天才)有关。因为她学习能力强,家长眼里就看见这学习能力强的一面,而忽视她行为方面的问题的一面,所以她很任性。加以确实比较聪明,在幼儿园故意和老师对着干,以求得注意,甚至对她放纵,使她有特殊感。 我对你提出儿点建议: 1、在思想上不要总以为她是天才,学习快,了不起,行为问题没有关系。思想偏到一边去了。实际上,应该仔细观察,向专家请教(如查子秀教授),她到底是不是天才,即使是天才,她首先还是一个儿童,还是一个生活在正常社会中的儿童,她必须遵守正常儿童的行为准则。 2、对老师做工作,不要因为认为她天才,她有一点毛病就不敢管。需知,聪明的儿童理解快,对她讲一些行为准则,她一定很快能懂,也会照做,关健在于老师的思想问题:“天才和坏脾气是相辅相成的”,所以不去教育,不去管,这样,她就会愈来愈任性。 3、经常对孩子进行行为方面的教育,让她全面发展,学习快、行为好,人人都喜欢。。现在这种偏智力方面的教育,行为方面的问题就出来了。

孩子不能受委曲怎么办

我有一个27个月的男孩。行为能力比一般小孩发育要迟缓一些,不会自己吃饭、大小便。另外,我发现:他不能受委屈。譬如:他要想做一件事,遭到阻止,他就会哭闹,严重时,还会打人。 有一次,我们想用笔记本电脑给他看动画片,刚开机,他就跑去要敲键盘,我们怕他弄坏电脑,就立刻把他抱离。没想到,刚一抱开,他就大哭起来,边哭边打妈妈。还有一次,我们一起坐在沙发上,他淘气地把我踢到地上,被奶奶大声训斥了一番。他当时就拉起我的手,委屈地说:“走”(意思是要离开奶奶家)。每次遇到诸如此类的情况,我都不会有强烈反映,都是等他平静后,我才问他:“你打妈妈对吗?”他也说有些“不对,以后不打妈妈了”的话。可一旦他心理受了委屈,他还会重复上述情况。另外,他如果碰到别的小朋友欺负他,他就会很委屈地撇嘴,然后,跑到妈妈怀里哭,他从不会去打欺负他的人,请问专家,出现这样的问题,到底原因何在?

茅于燕

委曲是一种受到挫折不能承受,又“不能”反抗的情绪表现。往往是想做一件事(如拼图)做不好,或者想做一件事(如敲键盘)受到阻止产生的。表现为哭闹,甚至破坏,打人。 你孩子的情况是典型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差造成的。为什么会承受力差呢? 1、 性格比较内向,敏感,有先天原因。 2、 过分娇惯,刚碰到一件不顺心的事,马上替他解决了,以致于他没有受挫折而自己解决的经验。经验差,对什么事都不能解决,成了恶性循环。 3、 行为能力比一般同龄儿童迟缓,27个月(两岁三个月)了,还不会自己吃饭、大小便,可能训练稍差,失败、不成功,不会做,相对也少(训练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这些情况的),缺少经验。 对他应该怎么办呢? 1、 从思想上认识到,他这种承受力较差的情况是生活经验狭窄造成的。要想改变,最好是给他丰富的生活经验,带他到有同龄小伙伴的朋友家去串门,到游乐场去和小朋友接触(玩一些大型玩具时,就会碰到与陌生小朋友接触的情况,就会有矛盾,有争执、有挫折,有失礼),啬生活经验。最好能在三岁前送进 幼儿园 ,对他的行为培养有很大好处。 2、 不要怕他受挫折,这实际是儿童走进社会的必由之路。他因为挫折、因为受阻力(不可避免会碰见的), 3、 你等他平静后再问他打妈妈对不对,这是好的,但是,他说的:“不对、以后不打妈妈了“,这是随嘴说的,等于是鹦鹉学舌,并不是真正了自内心的歉意,因为儿童在两岁多一点的年龄接受语言教育还为时过早,一些道理他还不懂。当然,这样说了,也是好的。 4、 当他扑到你的怀里而哭时,你应该尽量安慰他,这时他是受害者,应该批评欺侮他的小朋友而不是鼓励他去报复。 5、 不要打骂和训斥他的淘气,这是他的“正常”活动(他当然不懂把你踢到地上犯了会么错),可以用简单的,他能懂的语言赞许他不要这样做,同时做出摔痛了的样子,他能懂,以后就不大会这样做了。

孩子特别爱哭怎么办

我女儿从小就特别爱哭,6个月大时我开始上班,她姥姥抱她出去玩,有人离她还好远,她看见了就开始拼命地哭,能整整哭一个上午,陌生人都不敢靠近逗逗她。现在她已经3周7个月了,可碰到不顺心的事(累了、病了、不高兴了),她就一句话也不说,用手比划要别人做什么,跟哑巴似的,脾气还特急,稍不满意就拼命地哭。有时候,半夜醒来,我们都不知道是为什么她也会哭一阵,问她为什么,她就是不说,我们胡乱猜,一猜她就急,哭得更厉害了,耐心哄、严厉批评都不起作用,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什么原因就会停止哭泣。我们很头疼,请问专家,我该怎么办?怎样她会少哭?怎样她才会自己说出原因?在幼儿园她很乖。

茅于燕

哭,在孩提时期是常见的行为。在12岁以前,男孩女孩的哭的类型是一样的。这以后,女孩哭得多些,这可能由于性荷尔蒙的作用,也可能是社交场合的条件反射。 对于小年龄的儿童来说,哭是交往的一种方式。他们的语言表达还不流畅,往往要靠哭来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挫折。因此,当儿童语言能力增强以后会少哭。有的孩子哭得多些,往往是家长下意识地鼓励他这么做(比如对他的身体受了一点小伤就看得特别重,老去折腾他,以使孩子也怕起来而哭了)。 也可能你的孩子是一个敏感的孩子。敏感和害羞、攻击性、爱交际等一样,是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先天的。敏感的孩子对环境、对陌生人很骓适应,他们也可能对声音、光亮、触摸也敏感。 敏感的孩子哭的事情很多,摔倒了、膝盖上有个小口子要哭,玩的东西被抢走了也哭。 虽然他们常常哭,但是,一个敏感的孩子并不是不快活。他们往往很关心别人的情感、会同情别人、有较好 观察力 、能遵守规则,这些使他们的一生都有用。 哭对敏感的孩子来说,并都是坏事。哭一场以后会感觉得好过些。有的研究人员还发现,哭的人在情绪上和身体上比不爱哭的人要健康些。所以不要把哭认为是坏事。 你可以用以下方法把哭 的程度降低一点: 1、 对孩子的敏感你也要敏感。他往往感受到的疼痛更厉害,你就不应该和他开玩笑,要承认他的疼痛的真实性。对他的痛疼要表示同情和理解。 2、 要培养孩子的自我价值。低自我价值的孩子更敏感、哭得更多。因此对他们的成就和好行为要大力表扬。你一定不要对他们要求更多,也不要要求他做超过他的能力的事。 3、 不要助长他的哭。哭,既不需要奖励也不要惩罚。家长对待哭应该是中性的。分散注意力可以使眼泪变干,如果不行,则给以一张安慰的处方。如果一次紧的拥抱有用,就多用这种拥抱。 4、 帮助他们把感受变成语言,放他们把事情说出来,这样可以减少哭的需要。 5、 你自己一定要冷静,敏感的孩子会发现你的焦虑、愤怒、伤心等,藏也藏不住。如果你真是很烦燥,也可以和孩子说,这比让他猜你怎么回事要好。孩子不必要分担家长的烦恼。的敏感的孩子很可能会因家长的小小的焦虑而哭个不停。 6、 不要只是批评,要表扬和批评都用。比如孩子拫高兴地赞许你他自己洗了手了,你一定要表扬他这一点,顺便提一下如果不把水洒到地上就更好了。不要看不见他自己洗了手,只看见洒了水。这样,他的哭会减少很多。 7、 对敏感的孩子一举眉、一摇头表示不赞同,就可以了。不必大声训斥。 8、 孩子有时哭,并没有多么具体的理由,有时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家长也就没有必要去研究他哭的原因。 9、 有时孩子哭了,不必马上去安抚,如果他只是一时情绪不好,会自我调整的。你的介入,有时反会助长他的哭。 10、 不要给孩子贴上“爱哭儿”的标志,不要当别人的面谈孩子的爱哭,保护他的自尊心。 11、 不要自己以为没有什么好哭的事,孩子的哭,毫无理由。需各比较敏感的孩子对于一点小事(如跌倒了,被椅子碰了一下,搭高楼搭不成,拼图拼不上等),都会看得很大,并且引发情绪反应:“哭”。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同情他的情绪反应,帮助他解决“小事”造成的问题。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