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无病呻吟 原来是心病

发布日期:2014-11-06 15:42:17 浏览次数:1595

荆楚网消息 (楚天金报) □受访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 邢宏义教授 采写:记者 李娅

一说到精神心理障碍,大家都会马上联想到“疯子、狂癫”等,其实精神心理障碍的范畴很广,疯疯癫癫的精神病人只是其中重症的一种。精神病患者可能就在你身边,也有可能你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有一种精神心理障碍叫躯体化障碍,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0.2%-2%。

40岁的刘女士近三年来经常感到全身不舒服,有时头痛,有时心脏不适,有时胃痛,有时又觉得颈椎痛、手脚发麻,还伴有心情烦燥,夜晚睡眠不安神,特别是一阵阵心慌,心脏像要跳出来一样,感到呼吸困难,似乎濒临死亡。为找出病因,她先后在省内多家大医院就诊,挂专家号看心脏科、消化科、骨科和中医等,耗费数万元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心电图、心脏B超、脑电图、脑和颈椎CT、磁共振、胃镜等,甚至去心脏专科医院进行穿刺心脏冠脉造影,但得出的结论都是正常。

这种结果非但没令刘女士安心,相反她觉得更加不可思议:为何查不出病来呢?为此她成天唉声叹气,家人和朋友都说她是装病。后来心脏科医生推荐她看神经科,神经科医生进行检查后对她说“你的确是生病了”,听到这句话,刘女士开始高兴起来,觉得终于有人承认她生病了,于是诉说她在工作、生活和家庭上种种烦心事和矛盾。

医生告诉刘女士,她患的是一种很常见的神经心理疾病——躯体化障碍。经给予对症性治疗半月后症状缓解,半年后痊愈。

据了解,在综合性大医院,常常可以遇到像刘女士这样的“病人”,他们经常看急诊,做些昂贵的全面检查,可检查结果却是一切正常,但他们又总是怀疑检查结果,也不相信医生的诊断。 医学专家把这种无病因的身体疼痛疲劳症状称为“躯体化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有统计称,全球约有10%的人存在心理问题,其中躯体化障碍的终身患病率为0.2%-2%,经研究发现,综合性医院大约有9%的病人符合其诊断标准,而且,躯体化障碍的病人中大约有99%首先到综合性医院就诊。

由于患者认为其疾病是躯体性的,而检查结果往往显示被检查的组织和器官又是正常,这个结果常使患者失望,因而怀疑仪器是否准确甚至医生的水平有问题,很容易引起医患纠纷。

躯体化障碍的主要特征是病人反复陈述躯体不适症状,不断要求给予医学检查,无视反复检查的正常结果,不管医生关于其症状并无躯体疾病基础的再三保证。症状的出现和持续出现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难或冲突密切相关,患者时常拒绝探讨心理病因。

该病有几个显著特点:(1)有生物、心理、社会环境等诱发因素,患者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出现不愉快的事、或遇到了困难和冲突,但患者坚持认为自己是身体有病,并倾向于长期反复就医。其心理因素在医生启发下可能会充分暴露出来;(2)症状繁多,但含糊不清,涉及多系统,病程至少2年,患者为此而不安,到处求医或服药;(3)患者常借这些症状来应付精神压力,表达困扰,而家庭、学校、社会常间接地、不自觉地扮演了支持角色。

需要注意的是,不可因为有某些心理因素而忽视了真正躯体疾病,以致造成误诊或延误治疗。当病人提出要进行各种检查时,可以遵循必需及舍繁就简的原则,过多的检查也是不必要的,有些有躯体化倾向的患者,由于过多地接受检查,从而增强了暗示与自我暗示,反而会增强病者的躯体化症状。

专家指出,从精神心理角度分析,躯体化障碍是指心理问题或被阻抑的心理冲突以躯体症状或躯体反应的形式表现出来,也可看作是一种潜意识过程,借此一个人将自己的内心矛盾或冲突转换成内脏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从而摆脱自我的困境。

躯体化障碍的患者非常关心和担心自己的各种主观症状,往往还有夸大 。 患者的“症状”可以涉及身体任何系统和部位,最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系统不适、胃肠道不适,甚至还伴有一些妇科、男科的病症。

女性由于性格敏感、多疑,对自身和生活要求严格,其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出两倍左右。病人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

专家指出,这类病人一般不会主动上神经科或心理科配合治疗,因此当务之急是如何提高对这类病人的早期识别与治疗能力。当病人述说有下列症状,而检查又排除器质性病变时,要高度怀疑躯体化障碍:(1)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吞咽困难失音失明复视视物模糊、昏倒或意识丧失、记忆缺失、癫痫样发作或抽搐、行走困难、肌肉乏力尿潴留或排尿困难、异常皮肤感觉等。(2)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不能耐受某些食物,腹泻便秘等。(3)性心理症状:性欲冷淡、阳痿等。 (4)疼痛:背、关节、四肢、生殖器等部位疼痛,排尿疼痛及其他疼痛等。(5)心、肺症状:气促气短心悸胸痛头晕等。 (6)其他:过分担心年龄、体重、皮肤、斑疤等。

躯体化障碍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和各种松弛疗法,但疗效如何,取决于患者对医者的信任程度以及医者的态度。各种松弛疗法,如梳头抹脸摩身、倒退步行、推拿、按摩、练气功、打太极拳等都可采用。

对于病情严重的患者,在心理治疗的同时辅助药物治疗,主要用调节神经的药物,配合使用安慰剂。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