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真胃移位发病原因
奶牛真胃移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发生改变,超出了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失调的急性内科疾病。该病在世界许多国家的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我国农村也常有发生。死亡率较高,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成为威胁奶牛健康发展的一种严重疾病。发生真胃移位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饲料因素:饲喂大量精料引起真胃弛缓、缺乏优质青干草时真胃弛缓、粗饲料过短引起真胃扩张。
2、分娩:分娩后胎儿产出,子宫压力突然释去,瘤胃由于重力下沉,使真胃被压到瘤胃左方,置于左腹壁与瘤胃之间。另一方面分娩后代谢失调,胃运动减弱,真胃不能及时收缩回位,导致该病发生。
3、胃内存在异物引起胃黏膜损伤。胃黏膜损伤、黏膜下神经组织破坏继发真胃弛缓,在此基础上形成奶牛真胃变位。
4、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一些营养代谢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如酮病、低钙血症、生产瘫痪、牛妊娠毒血症、胎衣滞留、子宫炎、乳房炎、胎衣不下和消化不良等,会引起胃肠弛缓,增加真胃变位的发病率。
5、突然运动:主要指爬跨、突然跌倒冲撞等剧烈的突发性运动,造成瘤胃体积突然缩小,为真胃的移位提供条件,充满气体或液体的真胃很容易进入留出的空间,并且这时的瘤胃由于缺乏收缩力而无法回位,从而诱发该病的发生。
6、发病与缺乏适度运动的关系:终年不出牛舍运动的奶牛发病率较高。
7、遗传与品种:现代奶牛育种一直选育后躯宽阔发达的品种,而腹腔体积扩大便增大了真胃的活动空间,导致真胃移位的发生。
8、其他因素:本病的发生与年龄和胎次有关,3胎以上奶牛容易发生。另外,发病与上一泌乳期泌乳量有关,以5100~6000kg为高发期。车船运输、机械转移、横卧保定、气候骤变也会导致真胃陷入弛缓状态,引起真胃移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