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灌服电解质预防真胃移位技术

发布日期:2014-10-04 08:46:38 浏览次数:1595

胃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的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并且超过正常的生理范围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导致营养代谢失调的一种急性内科性疾病。目前治疗的方法主要有3种,即药物疗法、滚转疗法和手术整复法。前两种方法属保守疗法,治愈率不高,且易反复发病,后者疗效确切,但费用较高,对产后母牛的创伤较大。所以母牛产后真胃移位以预防为主。

1、临床症状:

多数真胃移位出现于母牛分娩后,表现为食欲减退直至废绝,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鼓气、腹部疼痛等症状。 在左腹壁出现扁平状隆起,瘤胃蠕动音微弱或消失,正真胃移位在临床上可分为两种: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左移位可在其左侧倒数第二和第三肋间听到金属性回响音(钢管音);右移位是自右髋结节延至右第八肋骨的胸腹廓有嘹亮的钢管音。

2、病因:

分娩是真胃移位的直接原因,奶牛分娩前后,其腹腔脏器发生明显变位。在怀孕后期,妊娠子宫使瘤胃从腹底被抬高,真胃可以移到瘤胃底部,甚至左侧造成生理性变位,分娩后子宫内压力减小,瘤胃将真胃推回右侧。但部分牛的真胃被压在瘤胃的下部或左方造成奶牛真胃移位。发病症状常出现于产后1个月左右。

3、预防措施:

母牛产后要加强护理,犊牛产出后及时给母牛灌服补液。补液配制及灌服方法如下:用量筒先量丙二醇300-500ml,用天平称丙酸钙500g,多维电解质250g,将这三种药品溶于20kg水中(水温为38℃),搅匀,然后把牛头固定,带上开口器,左手按着口腔,右手拿着补液器的胃导管向口腔中送,如没有咳喘的,即可缓慢将补液加压送入胃中。

4、预防效果:

以前我场的母牛产犊后真胃移位的发生率在4%左右,经过对母牛产后及时补液,我场的母牛产犊后再没有出现过真胃移位的现象。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