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县奶牛真胃移位发病原因调查与防治对策
在正常情况下,奶牛的真胃位于腹腔的右侧,左侧紧邻瘤胃,但是由于某些内在或外在的原因,真胃的正常位置发生突变,或处于瘤胃的下方,或移至瘤胃的左侧,均可引起奶牛食欲废绝、消化紊乱、排便异常、瘤胃臌气、腹部疼痛等症状,这就是真胃移位。真胃移位分左方移位和右方移位两种,真胃左方移位是指真胃由正常位置移到瘤胃和网胃的左侧与肋弓之间(85%--88%);右方移位又叫真胃扭转(仅占一小部分)。
近年来,延庆县奶牛产业化发展迅速,存栏奶牛已经达到32000头,在北京市各区县排名第一。从2007年的下半年开始,鲜奶价格提升到3.5元/公斤的最高水平,农民饲养奶牛的利润逐渐升高。但是由于追求更高的效益,奶农想尽办法提高产奶量,精饲料饲喂过多,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奶农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此,在延庆县开展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机理研究,找出造成延庆县奶牛真胃移位的首要原因,并从治疗、饲养管理等方面着手,预防和控制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生,最终目的是增加奶农的收入。
奶牛真胃移位属于临床兽医学的范畴,虽然不属于烈性传染病,但由于其发生于优质高产奶牛,最常见产后2-4周发病,将影响奶牛一个产奶期,若治疗不及时,往往造成奶牛死亡和淘汰的结果,奶农不但得不到销售鲜奶的收益,还要为奶牛付出治疗费用,损失是巨大的。本课题的研究,就是要解决防止奶牛真胃移位发生的饲养管理措施,以及一旦发生奶牛真胃移位后的有效治疗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民损失。
通过入场、入户调查,并根据延庆县奶牛真胃移位的调查结果,对发病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主要发病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精饲料饲喂过多;二是粗饲料品种单一,品质粗劣;三是奶牛缺乏足够运动。
找出了引起延庆县奶牛真胃移位的主要原因后,进行积极的预防措施,减少奶牛真胃移位的发病率,预防措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转变饲养观念,进行科学饲养管理、推广TMR技术,为奶牛提供均衡营养、推行入区饲养,增加奶牛运动。
对奶牛真胃移位的治疗的原则是使移位的真胃复位,无论采取哪种疗法,对所有的病例均应尽早矫正,以尽量减少真胃的溃疡和黏膜粘连的发生,防止病情延长造成的机体衰竭,真胃穿孔引起病牛突然死亡。治疗方法可以采用保守疗法即翻滚疗法即将病牛四蹄缚住,腹部朝天,猛向右滚,又突然停止,以期待真胃自行复原。也可以采取手术整复疗法,奶牛真胃移位的手术整复疗法,目前在延庆县采取三种手术方法,即左右两侧开口法、右侧开口法、仰卧保定手术法。
【关键词】:奶牛 真胃移位 发病原因 防治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S858.23
【目录】: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