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院外心脏性猝死的综合防治

发布日期:2014-10-01 19:07:19 浏览次数:1595

国内外的现状

院外心脏性猝死(心源性心搏骤停)的院前心肺复苏成功率是评估院前急救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努力提高院外心脏性猝死的复苏成功率是体现一个国家医疗急救水平和应急救护能力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SCD患者的院前复苏成功率仍然较低(1.3%),生存率还不到1%,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水平。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大城市均建立了相对全面的急诊医学服务体系(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system, EMSS)统计系统,对院外心脏性猝死(心源性心搏骤停)的流行病学及其院前抢救成功率、生存率等院前急救资料有准确的统计。同时,基于此统计系统开展关于院外复苏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对提高该地区的院外复苏成功率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尚无规范的、得到国际认可的区域性EMSS统计系统,缺乏对院外心脏性猝死的流行病学及其院前抢救成功率、生存率的前瞻性、连续性大区域多中心研究。

国内外研究显示,紧扣生存链“早期呼救120系统、早期CPR、早期电除颤、早期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CLS)” 的四个重要环节,缩短反应、处理时间,在患者发病初期的十分钟内给予及时、正确的急救是提高院外SCD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和生存率的最主要方法。我们[黄子通.提高我国心肺脑复苏水平的措施和对策.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4,13(3):153-154]在国内最早提出提高院外心搏骤停患者复苏成功率的主要策略,包括①院外远程生命信息(心电、呼吸、血压)监测;②对高危人群家属CPR培训;③ AED进入家庭及PAD计划;④新型家庭—社区—医院医疗急救网络平台。而心脏性猝死虽然发病急骤、难以预测,但多数患者在起病前都有明显的诱因、先兆和部分临床症状,对高危人群进行院外实时监测,制定早期诊断策略,建立预警机制,可对院外SCD的发生进行有效预防。

心血管疾病是当今世界上威胁人类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超过肿瘤性疾病而跃居第一,1994 年全世界死亡人数为5220万,其中1530万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死亡人数的29%,预计到2002年将增至36%,居首位。中国国家卫生统计资料显示中国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一种上升趋势,并且已成为第一位的死因。1998年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城镇居民为245/100,000,农村居民为193/100,000。中国心血管疾病多中心研究1991-1995年的资料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占总死亡的比例男性为33%,女性为36%。中国男性和女性冠心病的死亡率均占心血管疾病总死亡的15%,仍低于大多数西方国家。然而,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加趋势,而西方国家冠心病的死亡率则呈下降趋势。中国多中心研究的资料清楚地表明1991年到1999年中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增加趋势,而总死亡率则呈下降趋势。这提示冠心病在中国居民健康中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有资料显示,我国现有心脏病人约5000万左右,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每年呈快速递增,且出现年轻化趋势。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骤、凶险、难以预测等特点。有数据显示,71%的心脏病发作在家中或工作场所,其中60%-70%的人因失去抢救时间死于院外(其中50%-75%死于家中,8%-12%死于工作岗位,6%死于公共场所)。而决定救治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抢救。国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对院外心脏性猝死最有效的预防及抢救重点在院前,特别是社区。良好的大众急救知识技能教育和各种先进院外监护设备及自动体外除颤仪的应用是近十年来国外抢救成功率迅速提高的重要原因。国外大型临床试验证明:网络心电监护系统在心脏病预防性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在临床急诊工作中充分利用网络心电监护系统这一先进的技术,将院外心脏监护、院前急救和院内冠心病监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 )的抢救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医疗急救服务的网络,能够提高心脏病危重症的抢救成功率。特别是将院外心脏监护与院前急救相结合,将过去要在医院才能完成的诊疗工作,提前至院前完成,使危重患者在短时内得到准确及时的治疗,特别是早期明确诊断和提前实施关键性的治疗措施将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使我们在心脏病院前急救乃至院内心脏急救水平进入一个新阶段。

近年来,国家和广东省卫生部门高度重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工作,在此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但是,对于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尤其防止心血管疾病死亡方面,目前仍缺乏有效手段,效果尚不明显。主要问题在于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60%以上为突然死亡,多与心律失常有关,且因缺乏对心脏性猝死患者难以进行有效的跟踪观察,对院外心脏性猝死的认识仍存在较大争议,加之院前急救措施普及不够,缺乏有效的远程监护和治疗手段,严重影响了抢救的成功率,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院外心脏性猝死院前抢救成功率低于1%。

社区医疗保健、急救网络系统基于数字化远程生命信息监测网络系统的社区远程监护、医疗平台实现对社区高危人群的远程监护和医疗急救指导,利用国产化AED等家庭用急救设备和标准CPR技术实施急救并配合“120”急救系统提供专业急救。从而在社区建立立体化院外心脏性猝死防治网络,最终可以提高院前心脏病急症患者的的生存率。

上一页下一页

本文共 3 页,第[1][2][3]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