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阴道转移性肿瘤

发布日期:2014-11-16 16:23:01 浏览次数:1600

(一)发病原因

转移途径来源于盆腹腔脏器的肿瘤主要是通过表面的种植,直接的浸润,淋巴道及血道转移至阴道,而身体其他部位的转移瘤主要是通过血行转移,下面主要介绍常见生殖道其他部位肿瘤转移至阴道的途径和方式。

宫颈癌阴道转移的途径有表面播散,表面种植和黏膜下淋巴管扩散3个途径,宫颈癌细胞向下浸润至阴道穹隆及阴道壁,阴道壁被癌浸润,可单独或同时经阴道黏膜,黏膜下及肌层至阴道,也可借助于阴道黏膜丰富的淋巴而逆行播散,在远离原发灶的阴道壁上出现孤立结节

卵巢癌可通过血液,淋巴管转移和直接侵犯阴道或癌性腹水经输卵管,子宫腔转移至阴道,阴道具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女性生殖道的静脉丛,淋巴循环之间又富有连接,这样卵巢静脉瘤栓可能逆行经蔓状丛再至阴道静脉丛或经血流到达阴道,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后可逆行至阴道淋巴网引起阴道转移,阴道下段的转移癌有可能主要来源于淋巴结转移,盆底肿瘤直接侵犯阴道常见于卵巢癌减灭术后,肿瘤常侵入阴道残端。

内膜癌癌细胞排出宫腔通过种植形式转移至阴道,也可通过血行转移,大多数转移是经淋巴管途径形成的,内膜癌转移侵犯宫颈后,其转移至阴道的途径类似于宫颈癌。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癌细胞侵入子宫静脉,因阴道静脉没有静脉瓣,含有癌细胞的子宫静脉血可无阻止地逆行到阴道静脉丛,在阴道静脉内形成瘤栓,然后发展形成阴道转移结节。

(二)发病机制

阴道转移瘤的大体形态以不同的肿瘤来源而变化,宫颈癌表面播散时可呈蕈伞,当肿瘤经黏膜下淋巴管播散时常会造成上l/2阴道黏膜弥漫性变硬,表面种植常形成阴道前壁和下1/3孤立的结节,约半数阴道转移性腺癌呈外生菜花状,息肉样改变;1/3者向阴道壁内浸润,使黏膜表面不平呈结节状,质地僵硬;较少见的是以肉芽组织形态出现;最少见是囊性肿块,由卵巢癌而来。

阴道转移性滋养细胞肿瘤病灶可单发和多发,大小从几毫米到几厘米不等,侵蚀性葡萄胎者呈暗红色或紫蓝色,少数结节为灰白色,质脆,易出血,坏死和感染,病灶切面可见葡萄状物,绒毛膜癌则转移灶可呈深蓝色出血性结节,海绵状,质地软,触之易出血,与周围组织分界清。

转移癌的镜下组织形态特点与各自原发癌相同。

阴道转移性肿瘤半数左右的患者随诊时发现阴道转移癌无任何症状,约一半患者出现阴道流血,分泌物增多症状,少数患者尤其是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因阴道转移结节的溃破导致阴道大出血,合并感染者产生恶臭的分泌物。

原发疾病的不同其转移灶出现的时间和部位不一,侵蚀性葡萄胎患者从末次妊娠终止到发现阴道转移灶时间不超过1年,绒毛膜癌出现稍迟一些,大部分在1年内出现,24%的患者在1~3年内发现阴道转移结节,转移结节多为多发,单发结节又以下段为多,82.4%患者合并有其他脏器的转移,肺转移最常见,在卵巢癌合并有阴道转移患者,阴道转移距卵巢癌诊断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1.4个月,转移部位以阴道上段为多,75%患者合并有盆腹腔,淋巴结及脏器实质的转移。

子宫内膜腺癌阴道转移灶部位多在阴道下段左右两侧或尿道下方的孤立结节,位于黏膜或黏膜下。

既往有肿瘤的诊治病史,或正在接受癌症的治疗,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 妇科检查发现阴道有典型的癌结节,局部活检,病理检查显示组织形态结构与原发癌相同,又无阴道原发癌的证据,患者一般容易获得确诊,但若阴道转移癌为其他 肿瘤的首发表现,首先要获得病理活检结果确定是腺癌或鳞癌,然后有目的地寻找原发肿瘤的部位,一般都可找到原发肿瘤的部位。

注意与各种原发性的阴道癌相鉴别,转移性癌缺乏原发性阴道上皮性癌的癌演变过程,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的规定,与子宫颈连续的阴道癌应归于子宫颈癌,与外阴连续的阴道癌应属于外阴癌,只有确定无子宫颈癌或外阴癌存在时才能诊断为原发性阴道癌,有一些泌尿系肿瘤如肾癌阴道转移可以是其最早的表现,因此在遇到此种情况应考虑到肾癌存在的可能性。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