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晕厥反复发作晕厥

发布日期:2014-11-13 08:29:59 浏览次数:1595

晕厥是指突然发生的暂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而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多由躯体因素引起,也可继发于脑的血液循环障碍。其临床特点是急性起病、短暂意识丧失。患者常在晕厥发作前约一分钟出现前驱症状,表现为全身不适感、视力模糊、耳鸣、恶心面色苍白冷汗四肢无力,随之很快发生晕厥。晕厥发作时,随意运动和感觉丧失,有时呼吸暂停,心率减慢,甚至心脏停搏,此时难以触及桡动脉、颈动脉搏动。神经系统检查,可发现瞳孔散大,光反射与角膜反射消失,腱反射减低或消失,可出现病理反射,常伴有流涎尿失禁等。一般持续2-3min,继之全部功能逐渐恢复。患者苏醒后可有短时间的意识混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有便意,甚至二便失禁,有极度疲劳嗜睡,持续时间几分钟至半小时,发作后检查可以无阳性体征。

心源性晕厥是由于心输出量突然降低引起脑缺血而诱发的晕厥。严重者在晕厥发作时可导致猝死,是最严重的类型。多数心源性晕厥与体位无关(心房粘液瘤等一些特殊疾病除外),少有前驱症状,发作时可伴有紫绀呼吸困难心律失常心音微弱和相应的心电图异常。引起心源性晕厥的心脏病可分为心律失常、心排血受阻和心肌本身病变三类。

排尿性晕厥又称小便猝倒,俗称尿晕症。主要表现为人们在夜间或清晨起床排尿时因意识短暂丧失而突然晕倒;总会产生短暂的意识障碍,而这种障碍易诱发排尿性晕厥。主要是由于血管舒张和收缩障碍造成低血压,引起大脑一时性供血不足所致,晕厥发生后两分钟左右病人可自行苏醒,不会留下后遗症。排尿性晕厥多见于中老年男性,一般好发在夜间,常常突然发生,之前多无先兆。

一、病史

晕厥诊断主要依靠病史。诊断时主要是寻找引起晕厥的病因。

1、诱因 晕厥发作前多有明显诱因,如疼痛恐惧、情绪紧张、空气污浊、疲劳,排尿、咳嗽、精神刺激、用药、失血,颈动脉受刺激、颈动脉硬化或其邻近病变、衣领过紧时发生,心脏血管疾患,如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速、心脏瓣膜病、心肌梗死病史等。

2、前驱症状 晕厥前常有短时的前驱症状,如头晕、恶心、苍白、出汗等,发生时的体位如直立位或坐位或仰卧等。

3、晕厥发作 晕厥时的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面色苍白,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抽搐、咬破舌头以及发作持续的时间等。

4、晕厥后期 常有明显后遗症状如短时间的意识混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有便意,甚至二便失禁,有无极度疲劳、嗜睡,持续时间等。

二、体格检查

○1注意血压、必要时应检查立位及卧位血压、心率、心律及有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2晕厥前期症状为突发性,历时短暂,如头晕、恶心、苍白、出汗等。○3晕厥时的症状也为短暂性,突发性的意识消失或昏迷,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减慢而微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应注意有无尿失禁,肢体抽搐,咬破舌头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