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需谨慎处理
在儿科门诊中经常会碰到有些家长带着小婴儿前来要求剪开舌系带,理由是孩子说话迟缓或说话不清楚。更有甚者,某些医疗机构迎合了家长的要求,无原则地予以进行这项小手术。其实,事情并不是如此。在正常情况下,2周岁以前的儿童,其舌系带一般都在舌尖处,约2周岁以后,舌系带才会远离舌尖到舌根处。至于舌系带过短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其实非常简单,它只会限制舌的过度前伸,会不会对语言产生影响那只能看其如何说话了,除非其每次说话时非得把舌伸出口外,但是任何人都不会这么说话的。
语言的产生是有生理结构基础的,组成语言系统的器官系统主要包括听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及发音器官。三者缺一不可,只有这三者达到结构与功能的完善,孩子才会具有语言的感受与表达的基础。三个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出现了障碍,其对语言的发育势必造成了影响。特别是听觉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障碍。大家都知道聋哑人是由聋及哑所致的。正因为听觉器官的功能障碍造成其对语言的感受出现障碍而导致不会说话。因而,对于一个到说话年龄而又不会说话的孩子是应该对以上三个环节进行检查。在临床中,经常碰到的是孩子听觉器官功能的障碍造成的听力的减退,对于一个对声音毫反应或需要大声说话才能听到的孩子是需要进行这方面的检查。正常情况下,3个月的婴儿对大的声响会出现惊跳。6个月婴儿能朝一个感兴趣的声音注视。10个月能自己发声,模仿其他发出的某种声音,并能说“拜拜”。18个月能恰当使用少数简单的词,并能伊伊呀呀地说出类似句子的话。对不能达到最低行为标准的婴儿应该进行听力测试。同样对于一个连坐、爬、行都迟缓的婴儿更需要注意其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方面的障碍。
如果能排除以上三个环节的功能障碍,而婴儿仍然出现语言发育方面的迟缓就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环境因素:婴儿的语言发育需要一个从感受语言到表达语言的过程,外界的语言刺激较少,婴儿的语言发育自然就差。对照研究发现:“托婴堂”的孩子比母亲自身照料的孩子语言发育慢,这与缺乏语言刺激有关。有趣的是双胎儿的语言发育也较慢,分析原因也与其缺乏单个刺激有关。
2、遗传因素:语言的发育有家族因素,一个正常发育而语言发育迟滞的婴儿,经常追朔其父幼年也有类似的过程。特别是发育性语音障碍者(即口齿不清,这常被误认为舌系带过短所致的发音困难),更有家族因素。
3、个体因素:目前发现,孩子语言发育迟缓,与大脑半球功能侧化障碍有关,左利手的孩子发生语言功能障碍者明显偏多。左利手一般形成于18个月至24个之间,到5岁时固定,若在12个月前形成,有可能是脑是瘫痪的时期表现。
4、精神障碍:发病于早期的婴儿孤独症及选择性缄默症。前者表现为语言发育障碍、社会交往障碍及刻板样行为。后者表现为环境选择性的语言表达障碍。
综合以上各点,我们已经明白:婴儿之所以不说话或说话延迟,是有很多复杂的原因,而不是考虑是否有舌系带方面的问题。对于一个听力有问题的小儿,若能早期予以发现并给予处理,是不会影响其语言功能的。这个关键的时期就在6 个月前。对于一个到3、4岁仍不能正确应用词语的小孩,那他的语言障碍将是不可想的。
本文章由长沙贝诺医院提供,欲了解更多知识,请访问www.beiro.com.cn 官网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