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今夏10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 超32

发布日期:2014-10-15 12:39:54 浏览次数:1595

东方网7月31日消息:据《新闻晚报》报道,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透露,本市今夏已有10余人非职业性中暑死亡,其中30%—40%为室内中暑。专家表示,持续高温令人体内聚集大量热量,如果不能散发出来也会导致中暑。如果气温达到32.2℃(90华氏度)以上,开空调对防暑更为有效。中心专家介绍,气温过高、湿度大、风速小、体弱、对热不适应、劳动强度过大和时间过长、过度疲劳等都易诱发中暑。中暑分为轻度中暑和重症中暑。轻度中暑时表现为头昏头痛面色潮红口渴、大量出汗、全身疲乏心悸、脉搏快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至38.5℃以上等症状。有这些症状的人,如及时离开高温环境,一般休息3-4小时后可以恢复。重症中暑主要包括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及混合型四种。热射病表现为高热(41℃以上),早期大量出汗,继之“无汗”,可伴有皮肤干热及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热痉挛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痉挛,伴有收缩痛,好发于四肢肌肉及腹肌等,时而发作,时而缓解,意识清,体温一般正常,多见于青壮年。热衰竭在重症中暑中最为常见,由于大汗及周围血管扩张致血容量不足而引起,主要症状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继而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稍高或正常。热衰竭起病较急,常在站立或劳动时突然昏倒,多见于老年人和未能及时适应高温者。市疾控中心环境卫生科专家介绍,近一周以来,上海持续高温,因中暑就医病例急剧增长,多集中在浦东、闵行、青浦等区县。统计数据显示,因重症中暑死亡的人数达到10余人。其中,因在工地、农田等室外工作长时间暴晒的占60%-70%。专家强调,市民千万别以为“在室内就不会中暑”,65岁以上、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是室内中暑的高危人群。使用电扇虽能暂时缓解热感,但若气温升高到32.2℃(90华氏度)以上,仅使用电扇难以减少中暑等高温相关疾病发生,此时开空调防暑更有效。使用空调时,最好每二、三小时换气通风一次,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