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高温天喝冰饮更易中暑 空调房里喝热茶解渴防中暑

发布日期:2014-10-28 04:06:58 浏览次数:1595

中国江苏网8月1日讯 连续的高温一再烤验着人们身体的忍耐程度,各地相继出现了热射病患者,还有死亡病例。对此,有市民担心如此高温,会不会有更多的人患热射病。专家解释,其实热射病其本质是重度中暑

5旬老汉不堪暑热昏倒路边

昨天下午3点50左右,一位重症中暑患者昏倒路边被送往市一院抢救。这位李姓患者50岁,是在扬州打工的徐州人。老李目前正在重症监护病房接受治疗,该院主治医师张海峰介绍:从患者的症状来看,属于重症中暑。目前已经为患者做了基本处理,但其病情非常严重,还在观察治疗中,随时都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其实这就是典型热射病的表现。市一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新江表示,热射病患者主要就是无汗或大量冷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躁动不安、神志模糊血压下降,逐渐向昏迷伴随四肢抽搐发展,继而无汗,严重者可产生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

昨天中午,东方医院也收治了一名68岁的女性中暑患者。据了解,患者在厨房做饭时突然跌倒在地,被家人送往医院时已经意识模糊。这个患者病情比较重,体温已经达到40.5℃了,还有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等症状。好在送来比较及时,通过抢救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但患者有心脑血管疾病,所以还需要住院观察治疗。该院急诊科主任王斌介绍。

医院中暑患者最多一天20例

据了解,近日气温居高不下,医院原本就忙碌的急诊科人流量更是居高不下。昨天,在苏北医院急诊科记者看到,十几分钟内就有两位中暑患者被送来急诊。医生检查发现,这两位患者都是高温引发身体内平衡失调,其中有位中年女性是由于在户外工作时间久,体内失水引发恶心眩晕

专家表示,中暑常常发生在车间、户外毒辣的日头下,甚至厨房等高温且空气中湿度强、通风差的环境中。另外精神过度紧张、人员过于密集、工作强度过大、时间过长、睡眠不足、过度疲劳等均为常见的中暑诱因。

苏北医院急诊科主任吉孝祥粗略统计,今年夏季高温以来,每天都会有10多例中暑患者送来急诊。最多的时候一天高达20多例,比起去年同期增加了10%-20%。谈及前两日有位病人有抽搐现象,吉孝祥表示此人也是中暑了。典型的热痉挛,属于重度中暑,由于身体盐分缺乏而引起。据了解,热痉挛热衰竭、中暑高热都是属于中暑症状。

几天前有位病人中暑送来,我们发现他是热衰竭,血压下降、大量出汗、皮肤变凉、呼吸急剧,好在抢救及时,后来病情好转了。据悉,由于高温引发的其他疾病也不在少数。仅空调病相关患者有时一天就会有30例左右,此外基本每天还会接诊到一些眩晕、肠胃感染、呼吸道感染等由于高温诱发的病症。

昨天记者走访市区各大医院时了解到,昨天的一场小雨尽管没有完全给城市降温,但医院所收治的中暑患者明显减少了。第一跟降雨有关,第二跟大家的防范意识增强也有关系。专家表示。

高温天喝冰饮,更易中暑

被网友调侃路面能烤肉的高温天气,让不少市民习惯有一杯冰镇饮料陪伴。对此,急诊科专家表示,热天吃冷饮反而更易中暑。之前本报就报道过一名小伙子运动完猛喝冰可乐、冰啤酒突然晕倒的案例。近日,浙江也曝出3名安装工人喝了冰水后一起中暑的新闻。据当地医生解释,顶着大太阳干一天活,人本身就处于脱水状态,容易出现中暑;再猛喝冰饮会导致暑热无法发散,增加中暑的几率。

为什么暑热天气,冰饮不能起到解暑的作用,反而导致火上浇油?市一院急诊科主任邹晓东解释,大量冷饮进入肠胃后,尽管会带来暂时的舒适感,但大量饮用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导致中暑。

此外,猛喝冰饮还会带来数种不良后果。首先就是过量摄入碳酸饮料,会消耗掉更多的体内水分来稀释,而这样会使人体更易受暑热侵袭;其次,冰饮非常容易引起胃肠道痉挛性收缩,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第三,过冷的刺激会增加心脏、消化等负担,引起恶心、呕吐等。

空调房里,喝热茶更解暑

市一院临床营养师柳沁元介绍,其实,冰饮料中水分子大部分处于聚合状态,分子团大,不容易渗入细胞,而常温或者热饮料的单分子多,能迅速渗入细胞,可以纠正细胞缺水的状态。对于常在办公室的人群,喝冰饮反而不如喝热茶,不仅解渴还能帮助预防中暑。

据了解,饮用热茶不仅能促使毛孔张开,促进汗腺分泌,体内的大量水分通过皮肤上的毛孔渗出并蒸发掉,同时能带走体内的热量,降温效果更好;还能起到良好的利尿作用,使体内多余热量随尿液排出体外。热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等物质,可与唾液发生反应,起到滋润口腔的作用。柳沁元表示。

此外,专家提醒,对于老人而言,喝冰水、冰饮料除了导致胃部不适,还可能引起脑血管的痉挛,从而引发绞痛等,因此,老人一定不能喝冰水。夏天运动的人也不宜喝冰饮料,因为锻炼时体内血液大多集中在体表,消化系统暂时处于贫血状态,冰冻饮料喝下后将对贫血的胃肠产生强烈刺激,使血管收缩而加重贫血。通讯员 朱海蓉 贾伯娟 蒋爱华 记者 夏超群 实习生 王诗韵

【新闻链接】

防中暑攻略

中暑重在预防,首先外出时穿衣服尽量选用棉、麻、丝类的织物,应少穿化纤品类服装,切忌为了显露身材穿着过于紧身、不透风的衣裤,以免大量出汗时不能及时散热,引起中暑。

饮食上,可进食含水量较高的蔬菜和新鲜水果,如生菜、丝瓜、冬瓜、黄瓜、西红柿、桃子、西瓜、杨梅、梨等,用来补充机体丢失的水分。另外,饮用乳制品、果汁等亦是较好的选择,既能补水,又能满足营养之需。切忌为图口爽而贪凉饮冷。同时夏天日长夜短,气温较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增大,容易感到疲劳。

保持充足的睡眠,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伤风。而且住处最好能保证通风,有条件的在空调房里也可以留一道小缝。

出行要避开炎炎烈日,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备足水和饮料。老人、孕妇及心血管病患者,此时应尽可能减少户外活动。

需要长时间在户外或体质较差的人群,可备上十滴水、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以防应急之用。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