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季节谨防便秘发作
天气转凉,又到了秋高气爽的日子,气候也渐渐开始干燥起来,便秘又成了很多人的难言之隐。据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脾胃病科郑亮主任介绍,便秘是临床常见的复杂症状,而不是一种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等,只有上述症状同时存在2种以上时,才可诊断为症状性便秘。
郑主任说,由于便秘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症状,症状轻重不一,大部分人常常不去特殊理会,认为便秘不是病,不用治疗,但实际上便秘的危害很大。便秘在有些疾病如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早老性痴呆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患者中可导致生命意外,有很多惨痛事例让我们警觉;部分便秘和肛肠疾病,如痔、肛裂等有密切的关系;某些爱美的女性脸上出现黄褐斑,气色差也是便秘惹的祸。因此,早期预防和合理治疗便秘将会大大减轻便秘带来的严重后果,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和家庭负担。郑亮主任告诉大家:便秘从病因上可分为器质性和功能性两类。器质性病因主要包括:(1)肠管器质性病变:肿瘤、炎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腔狭窄或梗阻。(2)直肠、肛门病变:直肠内脱垂、痔疮、直肠前膨出、耻骨直肠肌肥厚、耻直分离、盆底病等。(3)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糖尿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甲状旁腺疾病等。(4)系统性疾病:硬皮并红斑狼疮等。(5)神经系统疾病:中枢性脑部疾患、脑卒中、多发硬化、脊髓损伤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6)肠管平滑肌或神经源性病变。(7)结肠神经肌肉病变:假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巨直肠等。(8)神经心理障碍。(9)药物性便秘。功能性便秘病因尚不明确,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1)进食量少或食物缺乏纤维素或水分不足,对结肠运动的刺激减少。(2)因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过快、工作性质和时间变化、精神因素等干扰了正常的排便习惯。(3)结肠运动功能紊乱所致,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系由结肠及乙状结肠痉挛引起,除便秘外同时具有腹痛或腹胀,部分患者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4)腹肌及盆腔肌张力不足,排便推动力不足,难于将粪便排出体外。(5)滥用泻药,形成药物依赖,造成便秘。(6)老年体弱、活动过少、肠痉挛导致排便困难,或由于结肠冗长所致。
郑主任介绍,便秘的治疗首先要分析便秘的原因,调整生活方式。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戒烟酒;避免滥用药。有便意时需及时排便,避免抑制排便。长期、反复抑制排便可导致排便反射阈值升高、便意消失,导致便秘。其次要提倡均衡饮食、适量增加膳食纤维、多饮水。如果这些方法都不行可以加以药物治疗。当然,药物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运用。如果滥用泻药,可能引起大肠黑变病、习惯性便秘的不良后果。另外还可以选用一些器械辅助。如果粪便硬结,停滞在直肠内近肛门口处或患者年老体弱、排便动力较差或缺乏者,可用结肠水疗或清洁灌肠的方法。平时要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做到劳逸结合。适当的文体活动,特别是腹肌的锻炼有利于胃肠功能的改善,对于久坐少动和精神高度集中的脑力劳动者更为重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日定时排便,形成条件反射,建立良好的排便规律。有便意时不要忽视,及时排便。排便的环境和姿势尽量方便,免得抑制便意、破坏排便习惯。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喝6杯250ml的水,进行中等强度的锻炼,并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天2次,每次15分钟)。朱振富华琳月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