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我们并不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中广网北京4月1日消息 中国乡村之声《乡村保健站》专稿:最近,一项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获得了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这项研究是由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国内十多家单位共同完成的,题目叫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与人群防治研究》。这项研究耗费了14年的时间,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中国40岁以上的人群,高达8.2%的人患有慢阻肺。除此以外,它还首次证实了,生物燃料是慢阻肺的重要致病因素。
那么究竟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种疾病是不是正侵害着我们的身体,我们自己却毫不知情呢?今天我们就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王峰,王大夫,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种“离我们并不远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王峰: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在医生中常称之为“COPD”也就是这个疾病的英文缩写。慢阻肺平常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的肺气肿,严重者可出现肺原性的心脏病。慢阻肺这种疾病以呼吸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正如报告里所说的,慢阻肺其实并不少见,它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8.2%。我们尤其需要重视的是这种疾病的病死率在我国达到了每十万分之130.5,这对全球来讲也是一个首位的。近年来慢阻肺在全球范围内所致的疾病负担也呈增加的趋势,预计到2030年的时候将达到第5位,仅次于抑郁症、心脑血管疾病以及交通意外。目前慢阻肺在我国的疾病负担排名居于第二位,仅次于脑血管疾病。包括了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的肺气肿。
王峰:慢阻肺的确切病因目前医学界尚无定论,但总的来说与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环境因素比如说吸烟,比如说职业接触粉尘、化学毒物、空气污染以及病毒细菌这些致病微生物的感染这些都有关系。而个体因素,主要与遗传、幼年时的肺部发育情况,个人的体质等有关系。比如说有些患者存在气道的高反应性,也就是说我们经常遇到了冷空气,容易咳嗽,这种实际上是气道的反应性比较高,这样的患者较之其他的人更容易罹患呼吸系统的疾病。就遗传因素来讲,目前研究认为人体内的蛋白酶以及抗胰蛋白酶系统的失衡,导致蛋白水解酶含量的增加,这种酶作用于人体组织,最终可以导致小气道的破坏使得肺气肿性形成。这些遗传的因素加上个体的其他的因素环境因素,最终引起了患者的发病。
王峰:慢阻肺的症状大多与呼吸气流的气流有关,主要是一个不可逆的气流受限。慢性支气管炎的症状是每年的咳嗽、咳痰并且伴有喘息、持续三个月以上,连续发病两年以上,并且除外了其他原因所导致的慢性咳嗽,这种情况考虑是慢性支气管炎,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症状。肺气肿是由于肺部呼吸系支气管的远端,气腔出现了异常持久的扩张,最终导致了肺气肿的形成,出现了不可逆的气道阻塞。这个肺气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活动后的气短、发干,生活质量的会有明显的下降。当进展到肺心病的阶段,除了上述咱们提到的慢性咳嗽、咳痰,活动后的气粗喘息外,还可以出现下肢水肿等等右心功能不全的表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患者就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这两个病例有时候很难分开。支气管哮喘的特点它是一个可逆性的气流受限。简单的说往往支气管哮喘往往在患者幼年的时候就会发病了,而且它的特点是发病的时候,表现为气粗,表现为剧烈的咳嗽,但是经过一些治疗,有的时候甚至不经过治疗、休息或者脱离了那种环境,很快就变得像健康人一样,没有任何症状。因此,支气管哮喘是一个可逆性的气道受限,而慢阻肺是一个不可逆的,患者的直观感受就是咳嗽、咳痰、喘息的症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持续的加重。
王峰:预防慢阻肺首先对于没有任何症状的听众朋友在日常生活当中一定要注意,咱们反复强调戒烟,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再三强调一定要戒烟,除了自己不吸,还应该尽量接触二手烟的环境,让家人、周围的同事、朋友也要远离烟草。因为我们吸二手烟比吸一手烟还要严重,因为一手烟还有一个过滤嘴装置,但是二手烟的朋友可能就不行了,直接就吸到了气道里面。
再一个我们一定要做好劳动保护,如果我们知道劳动中出现了一些粉尘的情况,像一些颗粒物的情况,我们不妨佩戴一个口罩。每天下班回到家之后用清水洗一洗脸、鼻腔,这些举手之劳的这种小动作都会让我们远离疾病。对于在农村生活的朋友,如果您确实是在使用这种秸秆、稻草的方式来取暖、做饭,建议您还是改造一下自己家里的厨房或者这个取暖设施,有没有可能混用沼气相对更清洁一点的燃料。或者我们不妨按一个排烟机,把烟雾直接排到户外,这些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我们提一个就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一点非常非常的有用,不光是慢阻肺,对于所有的疾病我们都要有信心战胜它,一个良好的心态可以帮助我们远离疾病的困扰。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