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糖原贮积病

发布日期:2014-10-23 03:45:16 浏览次数:1595

本型糖原贮积病是由于缺乏磷酸化酶激酶所致。磷酸化酶激酶是由4个亚单位(α、β、γ、δ)组成的一个蛋白激酶,来自神经中枢的冲动或激素的调控可通过它激活磷酸化酶,从而促进糖原的分解过程。磷酸化酶激酶本身的激活是经由Ca2 、腺苷酸环化酶、环腺苷酸(cAMP)依赖性蛋白激素等一系列的作用进行的,这一过程主要由胰高糖素调控。组成磷酸化酶激酶的4个亚单位都各自有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编码基因,在各种组织中的表达亦各不相同。从理论上讲,上述过程中任一酶的缺陷都可以造成糖原分解受阻而累积,而实际上仅磷酸化酶激酶缺乏是最主要的病因,依据其病变累及的器官和遗传特征加以区分:

1.X连锁遗传性肝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 是因位于Xp22的α亚单位编码基因突变所致。

2.常染色体遗传性肝和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 这是由于位于常染色体上编码α、β亚单位的基因突变所造成的(目前仅β亚单位已定位于16q12-q13)。

3.特定性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 这是由于在肌组织中编码α亚单位的结构基因(位于Xql2)突变所造成的。

4.心脏磷酸化酶激酶缺乏 迄今仅有少数报道,酶缺陷仅限于心肌内。

上列各型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的确诊都必须依赖病变器官组织的酶活力检测。由于磷酸化酶激酶在各种组织中有多种同工酶,因此,外周血红、白细胞中酶活力的检测有可能发生误诊。

是由磷酸化酶激酶的先天性缺乏引起的。目前根据遗传型及受累组织分为3个亚型。Ⅸa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Ⅸb属性联隐性遗传,男性发病。这2个亚型皆累及肝脏,骨骼肌不受影响,生物化学及形态学均正常。Ⅸc型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肝脏和肌肉磷酸化酶激酶均缺乏活性。

1.X连锁遗传性肝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 患儿肝组织和红、白细胞中酶活力缺如,但肌细胞中正常,多数患儿在1~5岁时出现生长迟缓和肝大;血中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转氨酶值轻度增高,乳酸和尿酸正常,血糖基本正常,饥饿时可见酮体增高,随年龄增长,血生化改变和肝大情况可逐渐恢复正常,成人期身高亦可达正常人水平。

2.常染色体遗传性肝和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 患儿在早年即出现重度肝大和生长迟滞,部分小儿伴有肌张力低下,酸中毒轻微或无酸中毒。至青少年期或成人期,肝脏可仍然稍大,转氨酶轻度增高。有时可发生空腹低血糖,对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反应正常。据此可与GSD-Ⅵ型相鉴别。

3.特定性肌磷酸化酶激酶缺乏症 患儿呈现运动后肌肉痛性痉挛和肌球蛋白尿,或表现为进行性肌无力和萎缩,由于其肝脏和血细胞中的酶活力正常,故不伴有肝大、心脏等病变。

4.心脏磷酸化酶激酶缺乏 迄今仅有少数报道,酶缺陷仅限于心肌内,患儿在婴儿期即呈现心脏增大和心衰,病情进展快速,早年即夭折。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但须依赖病变器官组织的酶活力检测。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