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神经损伤 正中神经损伤专家 正中神经损伤病因 正中神经损伤治疗 疾病百科
正中神经不同部位的损伤,有其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1.感觉障碍 若损伤部位在腕部或前臂肌支发出处远端,手的桡半侧出现感觉障碍。
2.拇指对掌、对指功能受限 拇指处于手掌桡侧,形成猿形手畸形,拇指不能外展,不能对掌及对指。由于解剖的变异,在某些正中神经完全伤断的病例中,由于尺神经的代偿,拇指掌侧外展运动可不完全丧失,少数病例也有表现正常者。
3.拇指、示指屈曲受阻 若在肘部或其以上部位损伤时,除上述症状外,由于指浅屈肌和桡侧半指深屈肌麻痹,因此,拇指与示指不能主动屈曲。
4.前臂旋前不能或受限。
5.大鱼际肌群、前臂屈面肌群明显萎缩。
6.下述肌肉功能障碍 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拇长屈肌、示指深屈肌、拇指对掌肌。
明确的外伤史,手的桡侧半感觉障碍,拇指对掌不能,呈猿形手。拇示指屈曲受阻,必要时肌电图检查。即能确诊。
由于正中神经损伤的原因、程度不同,周围神经系统对损伤的反应也完全不同。Sunderland扩展了Seddon分类,强调了神经束结构的重要性,正中神经损伤可参照此标准分为五级(度):
①Ⅰ度神经损伤,即神经失用。轴突连续性存在但传导中断,传导阻滞的改变可逆,恢复快而完全。
②Ⅱ度神经损伤,即轴突中断。轴突与髓鞘损伤,但神经内膜组织未受损。损伤部位以下即远侧段发生瓦勒氏变性,功能完全可恢复。
③Ⅲ度神经损伤,即神经束内神经纤维损伤,包括轴突、髓鞘和神经内膜,但神经束膜完整。因为神经内膜内瘢痕组织形成,一些再生纤维不能跨过瘢痕远端,所以不能完全再生。功能恢复的程度主要与神经内膜内瘢痕与束膜内运动、感觉纤维分布有关。
④Ⅳ度神经损伤,即神经束损伤断裂,包括轴突、神经内膜、神经束膜,仅神经外膜完整,神经干连续性仅靠神经外膜维持。神经内的瘢痕可完全阻碍再生神经到达靶器官。如果不采取外科治疗,运动与感觉功能不可能恢复。
⑤Ⅴ度神经损伤,即神经干断裂,神经束与神经外膜均断裂,神经干完全破坏,失去连续性。此种损伤是最严重的损伤类型,通常存在于开放性损伤。
要注意应用支具使受累关节处于功能位。由于正中神经损伤后不仅影响屈拇屈指及对掌功能,而且实体感丧失对手的功能有很大影响,因此恢复感觉功能是很重要的任务。对于感觉减退可以让病人触摸各种不同形状、大小、质地的物体,如绒布、硬币、钥匙等日常用品,先在直视下,然后在闭眼时练习,使病人逐渐能辨认不同的物体。对感觉过敏,需采用脱敏治疗,即要教育病人多使用敏感区,对敏感区自我按摩,用不同材料的物品刺激敏感区等。教育病人保护感觉障碍区,不要用患手去触摸危险的物体,防止发生烫伤、刺伤、压迫溃疡。当手指肌力恢复到3级时,应指导病人多做手的精细动作练习和ADL练习。
(一)治疗
1.对于开放性损伤,都应力争一期修复。对神经断端不齐,挫伤严重,或伤口污染严重者,可作延迟一期修复。对于闭合性神经损伤,程度较轻者观察1~3个月,如有恢复不必手术,如无则应立即手术。
(1)一般治疗以下情况时选用 ①正中神经损伤轻微,肌肉与感觉障碍以减退为主,无主要运动功能障碍。②神经损伤在3个月以内,功能渐有恢复征象者。
(2)手术治疗
①手术指征:①闭合性神经损伤保守治疗3个月后仍无恢复。②开放性神经损伤。
②手术方法:正中神经手术显露:①上臂正中神经的显露切口,沿腋前缘和肱二头肌腱的内侧缘直到肘关节,再由肘掌侧横纹转向外侧到肘窝正中,再折向前臂中线。切开臂部筋膜,显露肱神经血管束。正中神经在上臂上段位于肱动脉外侧,逐渐由肱动脉前侧移到肱动脉内侧,然后沿肱二头肌内缘下行到肘关节前方。②前臂正中神经的显露切口,由肘前中线向下,在前臂中线向远端至腕部。正中神经在旋前圆肌附近分出的肌支,均由神经干尺侧分出,故在正中神经桡侧进行分离较为安全。正中神经进入旋前圆肌前,先分出2个较粗的分支到该肌,然后在该肌的深浅头之间穿过,再分支到其他屈肌。③腕部显露正中神经时,沿腕横纹及鱼际纹切开,并需切开腕横韧带及掌筋膜。由正中神经尺侧缘进行分离,可免损伤支配鱼际肌的外侧支。根据损伤性质选择相应的神经手术。
2.神经缺损小于2cm时,可通过屈曲腕关节和游离近远端神经干来克服,但最大屈曲角度以20为宜,而游离范围以2~3cm为佳。游离过多会影响神经断端血运。神经缺损大于4cm时应作神经移植,如无把握时,可放松止血带,见断端血运恢复缓慢则应作神经移植。
3.合并软组织缺损时,不宜强行缝合。如软组织条件尚好,可行植皮或皮瓣转移。对需行皮瓣转移的患者,如其神经缺损较多,则先行皮瓣修复,二期作神经移植术。
(二)预后
一般预后欠佳。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