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線傷人小心多形性日光疹上身
台灣每年夏天的溫度呈現穩定上昇,連帶著紫外線指數也高得不僅嚇人,還會傷人,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皮膚科門診就發現有越來越多的多形性日光疹病例,患者都因曝曬過度引發的搔癢、紅腫與疼痛,皮膚科主治醫師陳奕安強調,多形性日光疹雖然可以藉藥物治療而告消失,但若未採取防曬措施而再度曝曬,就會週而復始的發作。
陳奕安表示,所謂的「多形性日光疹」是最常見的光敏感性皮膚病,發生相當迅速,只要三十分鐘的曝曬過後,從臉部、手臂、頸部到胸前的V形區域便會出現丘疹、紅斑,甚至是大片的斑塊、脫皮與小水泡,少數人有更厲害的散在性紅疹。
據瞭解,多形性日光疹的病理機轉還未明瞭,只知道與體質有高度關連,對於較輕微的病灶,能抗過敏與止癢的口服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外用藥膏,就能妥善處理,嚴重者則須服用奎寧類或維他命B3的藥物,才能見到明顯的療效。經過治療後,病灶會在一到七天內消失,若無特別嚴重的發炎反應,通常不會留下疤痕,但紅疹往往於再度曝曬時復發。
陳奕安認為,對於多形性日光疹的預防之道,首要工作應做好周全的防曬,一般人使用係數大於十五的防曬劑即可,但這類病患則須挑選SPF50到60的高係數產品,且註明對UVB與UVA均具防護效果,最重要的,出門前一小時便須塗抹,否則難收實效。
另外陳奕安還建議,上午十時到下午二時陽光最毒辣時應避免外出,在室外則能遮就遮,能躲就躲,長袖、手套、帽子、墨鏡、口罩、陽傘是必要配備,衣物最好選擇具抗紫外線的布料為宜。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