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和伊藤痣有什么区别
青胎记分为很多种,而且人的面部、四肢等身体不同部位都有可能长青胎记。太田痣和伊藤痣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两种青胎记,那么太田痣和伊藤痣有何区别呢?
太田痣是指以眼周区域青褐色斑痣为特点的色素性胎记。太田痣由日本医生太田于1938年首次正式系统描述,其本质上是一种常与三叉神经周围分支分布相一致的真皮层的黑色素增多的疾病。
伊藤痣是1954年由伊藤医生首先报告提出,长于一侧肩颈、锁骨上区及上臂部等后锁骨上神经核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区的一种色素性病变,也叫肩峰三角区褐青色痣。
太田痣和伊藤痣多发于有色人种, 如东方人及黑人,其中女性尤为多见。伊藤痣除与太田痣分布部位不同外,两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完全相同。伊藤痣主要分布于一侧的肩、颈侧、锁骨上区等后锁骨上及臂外侧神经所支配的区域,有些病例可伴发同侧或双侧太田痣。下面介绍一下太田痣和伊藤痣的症状。
太田痣和伊藤痣的症状,皮损俱为淡青色、灰蓝色、褐青色至蓝黑色或褐黄色的斑片或斑点,斑片中央色深,边缘渐变淡,偶尔色素斑的某些区域可隆起甚至发生粟粒到绿豆大小的小结节。斑点呈群集状分布,疏密不一,或中央为斑片,边缘为斑点。
患者皮损的颜色会因日晒、劳累、月经期、妊娠而加重,多数患者的皮损部位会在青春期变深扩大。这两种病症最常见的受累部位为眶周、颞、前额、颧部和鼻翼,即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分布的区域;多呈单侧分布,偶为双侧性(约10%左右),约2/3的患者同侧巩膜出现蓝染,结膜、角膜、 虹膜、眼底、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眼球后脂肪及眶周骨膜也可累及。皮损广泛者亦可累及头皮、耳颈、躯干、上下肢等部,口腔和鼻咽部粘膜亦可受累。
美国进口的黑色素细胞失活系统,产生的光波可直接作用于皮肤基底部的黑色素细胞,使其失去活性,不再产生新的黑色素颗粒,从根源上阻断黑色素颗粒产生机制。然后再采用激光治疗,利用激光的选择性光热作用,把皮肤表层的黑色素颗粒崩解、击碎,通过人体吞噬细胞排出体外,达到彻底治疗太田痣、伊藤痣的目的。最后进行肌肤修复,从多味名贵中药中,萃取出的表皮细胞修复因子,直接作用于受损皮层,有效促进胎记部位细胞新陈代谢,补充肌肤光洁所需营养,强效修复肌肤,让皮肤白皙无瑕。
以上就是广州和谐医院胎记诊疗专家对太田痣和伊藤痣有什么区别?做出的介绍,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可以通过电话4000677020或网络在线的方式咨询广州和谐医院专家,进行一对一沟通!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