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肠是由于直肠或结肠远端的肠管持续痉挛,粪便淤滞的近端结肠,使该肠这肥厚、扩张,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肠道畸形,X线检查一般可确定诊断。
1、X线检查:腹部立位平片,多显示低位结肠梗阻,近端结肠扩张,盆腔无气体。钡剂灌肠检查,其诊断率在90%左右,可显示痉挛段及其上方的扩张肠管,排钡功能差。若黏膜皱襞变粗(锯齿状变化),提示伴有小肠结肠炎。
2、直肠、肛门测压检查:确诊率76-100%测定直肠、肛门括约肌的反射性压力变化,患儿压力升高。2周内新生儿可出现假阴性,故不适用。
3、直肠薪膜活检:用HE染色判断神经节细胞的有无。组化方法测定乙酞胆碱含量和胆碱醋酶活性,患儿均较正常儿高出5一6倍,但对新生儿诊断率较低。还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等。
4、直肠肌层活检:从直肠壁取肌层组织活检,计数神经节细胞数量。患儿缺乏神经节细胞,而无髓鞘的神经纤维增殖。
5、肌电图检查:可见患儿直肠和乙状结肠远端的肌电图波形低矮,频率低,不规则,峰波消失。
1.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疾病诊疗依据,患者请前往肛肠专科医院就诊。
2.医院为了方便患者需求,友情开设免费咨询服务,权威专家医生在线互动交流,解答各类肛肠病难题。
3.医院开设就医“绿色通道”,网上提前预约挂号,来院无需排队可直接就诊。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