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枣散会致肾损伤
原帖:近日,方舟子在微博及博客上发布“猴枣散有毒,会对肾脏造成不可逆损伤”的言论,并“分析”猴枣散之所以被认为“有毒”,是因为含有马兜铃酸这种物质。方舟子说,上世纪末,美国下令禁止含有马兜铃酸的中成药(主要为“龙胆泻肝丸”)与中药材进口,法国、加拿大、西班牙、新加坡等国也随之发出禁令。目前有十几种常用中药材含马兜铃酸,其中包括了儿童常见的中成药猴枣散。很多家长看了就不淡定了,“天哪,猴枣散那么可怕,医生好像都给孩子开过猴枣散。”
鉴定结果:信口开河。在自己完全不熟悉的领域指手画脚,不够严肃,也十分可笑,更可怕的是会误导国人。——市二医院中医科主任曹田梅博士
鉴定理由:猴枣散是儿科常用方,最早收在《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猴枣散的主要成分是猴的胆结石。(我们常说的牛黄,即是指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胆结石。)猴枣散是不是像方舟子说的那么可怕呢?
先说说马兜铃酸。1991年,比利时学者发现一妇女在服用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减肥时出现进行性肾损害,这一事件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关注。曾有一段时间,这种肾病被命名为“中草药肾病”,后来,客观地更名为“马兜铃酸肾病”。再后来,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因马兜铃酸引起的肾病病例,与中医无关。
必须说明的有三点:1.含有马兜铃酸成分的中药,不等于马兜铃酸。2.中药大多数为复方制剂,中药处方讲究君臣佐使,讲究药物间非常恰当的配物,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并降低副作用。3.中医施讲究辨证论治,施治时开猴枣散只针对热痰症,达到目的即止,不会长期服用。
所谓“是药三分毒”,要看这味药怎么用。任何药物应用不得当都会有不良后果,抗生素的滥用常常甚于中药的毒副作用。只有依据中医理论指导、按照疾病规律、辨证准确、掌握好剂量和疗程,药物才能真正安全。(李福莹)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