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钙乳尿结石的临床表现及检测方式
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为了显示并证明钙乳的活动性和重力依赖特性。即高比重的钙乳颗粒总是随重力的改变处于积水最低处,形成的钙质分层现象,并可随患者体位改变而发生形状变化。最可靠地将其与其他影像学密度增高的疾病区别开来。
肾钙乳诊断主要依据X射线检查,立位和侧卧位投照,均可显示出钙液平面,这是确诊肾钙乳的主要依据。肾钙乳各种影像表现的典型程度与钙乳颗粒数量、大小、成分、肾积水程度、肾囊肿大小有一定关系。而且,肾钙乳常合并肾及输尿管结石,故需与多发性肾及输尿管结石、肾囊肿钙化或囊肿内结石相鉴别。立位片或侧卧位显示钙液平面,表现为盘状或半圆形密度增高影。个别钙乳液面上有粗大钙乳颗粒凸起时,如盘中盛果样改变。卧位片显示麻饼征,表现为团状颗粒性或不均匀性密度增高影,边缘较模糊。肾钙乳常被误诊为肾结石,原因主要是:肾钙乳的临床表现和体征与尿石症相似;部分医生对肾钙乳的认识不足;X射线检查时只常规采取仰卧位,极易忽视肾钙乳的诊断。
当超声探头垂直钙液面投射时,声像图即显示为含钙液面,而探头平行钙液面投射时,声像图则表现为麻饼征。因此,仰卧位经腹探查、俯卧位经背探查、侧卧位经腰探查时,各切位均可发现含钙液面。侧卧位经腹或背部纵切,仰卧位或俯卧位经腰部冠状切,坐立位经腹、背或腰横切,即垂直于肾钙乳的表层平面投射,声像图表现为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的强回声,内部因钙乳颗粒大小,分布状态而呈疏密不均、大小不一的集聚光点的麻饼征。
肾钙乳超声表现为:肾盏部位或肾盏近旁有局限性梗阻、扩张、积水或囊肿病变,病变发生在肾盏时常为多发,肾盂源性囊肿的肾钙乳多为单发;超声检查的声束垂直于钙乳沉积的表面时,积水的低位处可见强回声,强回声表面呈平面,即含钙液面;超声检查时声束平行于钙乳沉积液面,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缘尚清,强回声疏密相间光点的麻饼强回声后侧声影不明显或无声影。强回声上面液面可因体位改变有倾斜、改动。
CT扫描同样可以显示传统X射线检查肾钙乳表现的钙液平面征象,呈横条形或半月形高密度影,并可随体位的变化发生形态学改变。但CT扫描不能显示仰卧位片上所见的麻饼征。CT分辨不同组织密度的能力,较传统X射线检查强得多。因此,CT扫描更容易发现肾脏内的钙化病变。CT还能充分显示与肾钙乳相关的解剖结构、病理形态,如肾积水、变薄的肾实质等。
CT扫描时,层厚5~10mm,层距5~10mm,全肾扫描。所有的患者均应行平扫、增强和延迟扫描(注射造影剂后15~60分钟)。平扫显示肾内不均匀的圆形病灶,大小1~2cm。当让患者转动体位时,钙乳形成的半月形密度增高影总是位于病灶的最低处,并与检查床平行。增强扫描显示,上部液体大多没有强化,个别出现轻度强化,15~60分钟后延迟扫描,个别病例显示整个病灶呈不透光高密度影,可与集合系统区别,这种强化表现提示病灶与集合系统有沟通。
在线咨询在线预约
(责任编辑:cjb)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