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钙乳症
肾钙乳是指微细的含钙颗粒呈混悬状态存留于肾盏憩室、肾囊肿或积水的肾盏内。它实际上是由许多直径为0.2~0.5毫米的微小结石颗粒所形成的混悬液。其形成主要是由于梗阻和炎症时肾单位分泌和重吸收功能障碍、肾盏内尿液逐渐浓缩、使钙和磷盐等晶体成分呈过饱和状态而沉淀下来,形成钙化颗粒。
肾钙乳症CT1
它是尿石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上尿路结石的1.31%。肾钙乳一般可以分为囊肿型和积水型,囊肿型肾钙乳比较多见,它存在于肾盏憩室或囊肿内,与肾盂完全不通或只有狭窄的细管相通;积水型肾钙乳形成于扩大积水的肾盏内,特别是引流不畅的中下盏。 我国的肾钙乳以积水型最为常见。钙乳内少则含有数百粒,多则含有数万粒微细的结石。但是,现在还不清楚这些微细的小结石为什么不能凝结成大的结石。
(一)B超检查:对诊断囊肿型肾钙乳和积水型肾钙乳有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进一步检查可做X线腹部平片。 (二)X线腹部平片:肾钙乳在常规X线平片时表现为麻饼状的致密影,在立位或侧卧位时
肾钙乳症CT2
则表现为“半月征”或“杯中盛水征”,这实际上是由于钙乳内所含的颗粒沉降下来时所形成的液平面的缘故。因此,如果在仰卧位平片上发现肾区有多数细小的结石时,应加拍一张立位片或侧位片以排除肾钙乳的可能。肾钙乳可以由少增多,但长期不变,既不能自行排除也不能凝结成结石。 (三)CT检查:可多方位、多角度地观察病变,充分显示与肾钙乳相关的解剖结构及病理形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