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性损伤及其救治
顾名思义,吸入性损伤是指伤者在火灾时吸入大量高温、有毒烟雾、粉尘颗粒以及化学物造成鼻咽部、气管和支气管、肺实质损伤,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坏死,引起伤者缺氧、干咳、咽喉和胸口疼痛、痰液发黑、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死亡。随着石油化工制品在建筑、室内装潢以及其他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这类物品燃烧后所造成的吸入性损伤发病率明显增加,并常常伴有化学中毒。在烧伤患者中吸入性损伤的发病率高达32%~38%。
火灾造成吸入性损伤的因素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热力损伤,包括火焰及高热空气造成的干热损伤和热蒸汽造成的湿热损伤,直接造成呼吸道黏膜、肺实质的损伤;二是化学性损伤,各类易燃材料燃烧后可产生数十种有害化学物质损伤呼吸道甚至产生全身毒性反应;三是窒息和一氧化碳中毒,是火灾中常见的死亡原因。
吸入性损伤的严重程度差别很大,轻度吸入性损伤,可无明显症状和体征,而重度吸入性损伤,伤后可迅速并发急性肺功能衰竭。及时对吸入性损伤做出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尽早氧疗、强化呼吸道管理以及机械通气治疗等医疗措施已使吸入性损伤病人的死亡率由上世纪80年代的41%降至目前的30%左右。尽管如此,吸入性损伤仍然是烧伤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治疗依然是成功救治烧伤病人的重要环节。
大众要认识到吸入性损伤的危害,万一遭遇火灾,从火场逃离后,不管有无明显创伤都要到医院检查。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