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小心吞入异物怎么办
宝宝对外界的食物充满了好奇的心理,喜欢把玩具放入嘴内玩耍,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如哭、喊、笑、闹等都有可能把异物误吞,有些孩子因为年龄太小,没有办法正常辨别食物的能力,而将异物误吞。
异物种类繁多,以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小物件为最多,如硬币、纽扣、别针、玻璃球、徽章、发夹、小电池和小玩具等。一旦吞入异物,对孩子而言都是相当危险的。
多数情况下,家长是通过孩子的异常表现,推断孩子是否吞入异物。
1、异物嵌顿在颈段食管,表现哭闹不安、唾液增多、吞咽困难、梗咽、拒食或进食即吐等。如异物压迫附近的咽喉或气管时,可出现反射性喉痉挛、咳嗽、哮鸣、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有时由于疼痛小儿保持一种颈部前伸的体位,不敢活动。
2、若异物嵌顿在胸段食管,孩子会出现胸骨后疼痛为主,梗阻症状和呼吸道症状反而较轻。
3、异物在食管内停留时间过长,或尖锐异物的直接损伤,而发生食管炎、食管脓肿、食管穿孔、纵隔感染、食管器官瘘、化脓性胸膜炎等并发症。还可出现发热、脱水、呼吸困难及全身中毒症状。
4、有时尖锐异物(小骨碎片或鱼骨刺)可直接穿透食管壁,穿破主动脉或心包,引起消化道大出血或心包化脓,有极大危险性。
5、多数异物在胃肠道内长期存留而不引起任何症状,偶有腹部不适或痉挛性腹痛。
6、尖锐的异物可损伤胃肠粘膜而引起肠道出血,但很少发生胃肠穿孔,如果穿孔症状变现缓慢,无急性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
7、胃内有毛发球或植物球一般无明显症状,有时可伴有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情况。
小儿吞入异物后应马上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确定异物所在的不同部位而对症处理。
1、如异物在胃肠道,一般在4-5天内可自行排出,不需做任何治疗。在观察期间不必改变饮食,不需服用泻剂,一切照常。但需注意腹痛的发生,定时检查腹部,每24小时进行X线复查,在排出的粪便中找到异物为止。
2、如胃内异物体积过大、过长,估计不宜通过幽门或十二指肠部或者系化学的有害物品时, 积极早期去除异物。
3、停留在第一生理狭窄部(食管的起始部)附近的光滑异物,可用气囊导管法,将异物从口腔内取出,以免落入气道。
4、停留在食管内较长时间(12小时以上)的硬性异物或边缘不整齐的异物,宜用内窥镜配合特制的钳,将异物取出。
5、位于下段食管内的圆形硬质异物,可用软质橡皮管将其推落至胃内,采取观察方法,带起自然排至体外。
所以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的将小东西放置在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让孩子尽可能的远离吞食异物的危险;同时多留心孩子的异常情况,及时的做出应对措施,让孩子远离危险。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