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2缺乏病介绍
病因及发病机制
维生素B2为正常细胞内氧化和还原所需的黄素蛋白的辅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脂肪,糖,蛋白的代谢有密切的关系,在我国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该病的发病率已越来越低,但下述因素仍可引起维生素B2量不足而发病,如饮食习惯突然变化和食用方法不当,含维生素B2的食品供应不足,胃肠吸收障碍,妊娠,体力劳动者,消耗量增大,而维生素B2量未相应增加等,此外,药物影响如口服避孕药和其他药物,特别是吩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等可影响维生素B2的代谢或与维生素B2互相作用导致维生素B2缺乏。
临床表现
1,阴囊炎是早期和最常见的标称,按皮疹特点可分为红斑型,丘疹型和湿疹型。
(1)红斑型,最常见,初为淡红斑,边缘较鲜红,以后表面被覆灰白色或褐色鳞屑,重者边缘有褐黑色厚痂,除去鳞屑痂皮,基地皮肤柔嫩而无浸润。
(2)丘疹型,初为成群散布的针头大至黄豆大扁平圆形丘疹,上覆棕褐色薄痂,亦可融合成斑片,可为阴囊单侧或双侧受累。
(3)湿疹型,表现为阴囊局限性和弥漫性浸润肥厚,苔藓化,可有渗液,结痂,皲裂,慢性经过,病情长者皮损可扩展至阴茎或大腿内侧。
2.舌炎,早期仅见呈针头大小,渐变为黄豆大的肥厚丘疹,舌中部的边缘有鲜红斑,重者全舌青紫,肿胀明显,后期舌乳头变小或消失,舌面平滑,伴大小,深浅不一的裂隙,自觉有痛感。
3.口唇炎,表现为口角皮肤发白浸渍,糜烂,皲裂和结痂,常并发感染,尤其易并发念珠菌感染,愈合可瘤瘢痕。
4.口角炎,表现为口角皮肤发白浸渍,糜烂,皲裂和结痂,常并发感染,尤其易并发念珠菌感染,预后可瘤瘢痕。
诊断与鉴别诊断
依据阴囊炎,舌炎等的特征,结合生活史的情况一般可作出诊断,必要时可做血维生素B2测定,应与阴囊湿疹,脂溢性皮炎等鉴别。
治疗
调整饮食习惯,改进烹调技术,给予富含维生素B2的饮食。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