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支气管肺泡癌乔贵宾等主编
细支气管肺泡癌作为肺腺癌一个特殊的亚型,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在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影像学、临床表现以及治疗等诸多方面均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非小细胞肺癌,因此WHO对细支气管肺泡癌的概念进行了重新修订。本书从流行病学、影像学、诊断和治疗等多角度对其全面、系统地进行介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作为呼吸科、肿瘤科、胸外科医师参考用书。
生物学史上有两个重要的研究模型奠定了现代遗传学的基础,那就是孟德尔的豌豆和摩根的果蝇。因豌豆和果蝇遗传性状的简单性和可重复性,至今仍为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工具,也不断地加深了我们对遗传规律的认识。或许,细支气管肺泡癌也可能成为肺癌研究领域的果蝇,因为它的系列形态学改变,如不从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再到浸润癌是可见的,对这一过程进行从基础到临床的一系列研究,可能也会为我们揭示出肺癌的一系列奥秘。
这是国内外第一本以一种肺癌亚型为研究对象的专著。
第一章总论
第一节细支气管肺泡癌概念的提出
有关细支气管肺泡癌的研究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末。早在1876年,法国著名的组织病理学家,血细胞计数仪的发明者Louis Malassez 教授在对一例47岁的女性肺癌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发现了一种有其他肺部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并进行了首次报道。他发现这种特殊类型的肺癌除保持了完整的肺泡结构外,还具有肿瘤细胞分化良好、沿肺泡壁生长、基底膜仅有轻度反应等特点。他的报道,引起了全界病理学家和肿瘤学家的关注,在随后的二十余年里,又有一些散在报道对这种肿瘤进行了描述。1919年,美国著名的病理学家、康奈尔大学医学院James Ewing 教授在其著名的医学专著“新生物疾病”中又对这种起源于肺泡的特殊类型肺癌进行了详细描述,他认为这咱肿瘤不同开其他类型的肺癌,在显微镜下主要表现为立方状……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