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应该如何治疗
热哮:症状:气粗息涌,喉中哮鸣,胸高胁胀,咳呛阵作,咯痰色黄或白,粘浊稠厚,排吐不利,烦闷不安,汗出,面赤,口苦,口渴喜饮,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滑数。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气郁哮:症状:咳喘不已,呛咳少痰,或喘鸣气逆,伴胸胁胀满,脘闷纳减,心中懊恼,发病与情志有关,女子则与月经关系密切。苔薄腻,脉弦。治法:疏肝理气,降逆平喘。
寒哮:症状: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痰少咯吐不爽,面色晦暗带青,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天冷或受寒易发,形寒怕冷,舌苔白滑,脉弦紧或浮紧。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脾虚:症状: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或食油腻易腹泻,每因饮食不当而引发,面色萎黄不华,舌质淡,苔薄腻或白滑,脉象细软。治法:健脾化痰。
肾虚:症状:平素短气息促,动则为甚,吸气不利,腰酸腿软,脑转耳鸣,劳累后喘哮易发,或畏寒肢冷。治法:补肾摄纳。
肺虚:症状: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面色黄白,平素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每因气候变化而诱发,发作前喷嚏频作,鼻塞流清涕,舌淡苔白,脉细弱或虚大。治法:补肺固卫。
1.肺脾气虚症状:咳嗽短气,痰白清稀,面色苍白,自汗畏风,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濡弱。治宜健脾益气,培土生金。方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加减:党参、白术、法半夏、炙麻黄、僵蚕、防风、陈皮各10克,黄芪、茯苓各15克,生姜、大枣各6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
2.肺肾两虚症状:久病哮喘,咳嗽短气,自汗畏风,动则气促,呼多吸少,腰酸耳鸣,舌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肺益肾,止咳平喘。方用《金匮》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药、淫羊藿、茯苓、党参各15克,萸肉、炮附子、炒杜仲、法半夏各10克,丹参30克,陈皮12克。日1剂,水煎服,每次100-150毫升,每日3次。
1.搓擦涌泉 盘膝而坐,双手掌对搓发热后,从三阴交过踝关节至拇趾根外一线往返摩擦至透热,然后左右手分别搓擦涌泉穴至发热为止。
2.摩肾俞 两手掌紧贴肾俞穴,双手同时作环形抚摩,共32次(顺转为补,逆转为泻。肾俞穴宜补不宜泻。如有肾虚腰痛诸症者,可适当增加次数。
3.揉命门 以两手的食、中两指点按在命门穴上,稍用力作环形的揉动,顺、逆各32次。
4.擦腰骶 身体微前倾,屈肘,两手掌置于两侧腰骶部,以全掌或小鱼际着力,向下至尾骶部作快速地往返摩擦,以透热为度。
5.摩丹田 用左或右掌以丹田穴为轴心,做顺、逆时针方向的摩动各32次,然后随呼吸向内向下按压丹田穴1分钟。
6.擦少腹 双手掌分别置两胁下,同时用力斜向少腹部推擦至耻骨处,往返操作以透热为度。
7.震双耳 先用双手掌按于耳上做前后推擦各32次,然后双手拇、食指捏住两耳垂抖动各32次,再将两食指插入耳孔,做快速的震颤数次后,猛然拔出,重复操作8次。
8.缩二阴 全身放松,用腹式呼吸法,并在呼气时稍用力收缩前后二阴,吸气时放松,重复32次。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