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的古代内科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
哮病,又称为哮喘、齁喘、呷嗽等,是临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经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中医学在哮病的治疗上具有较好的效果,因此,系统地研究中医学对哮病的认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现存医籍中看,虽然哮病这一病名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但祖国医学对哮病的认识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多年中,历代医家在其临床实践过程中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创立了不少确有效果的治疗方法与方药,为现代临床治疗哮病留下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系统搜集民国以前有关哮病的文献资料基础上,以文献研究与学术发展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将历代医家对哮病的认识划分为五个阶段:先秦至三国时期、晋隋唐时期、宋金元时期、明代、清代,即萌芽期、生长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全面阐述了这五个不同历史时期哮病的学术发展状况,并结合中医学理论进程,探讨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进步的联系,揭示哮病的学术发展源流与特点。
第二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将哮病发展史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分别介绍不同时期医学发展的特点和哮病中医辨治理论的发展状况以及各时期医家及主要医学著作中对哮病的记载与认识,内容涉及哮病的病名、病因病机、鉴别诊断、辨证、治疗方法、用药特点、预防养生等方面的内容,全面系统总结了医家的临证经验与用药特点,理清了哮病的发展源流。
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最后部分,是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对现代临床中哮病理论方面存在的疑点与难点进行辨析,以期能提供哮病治疗方面的一些新思路。
点击查看,医院概况 点击查看,专家团队 问医生,在线专家一对一交流 来挂号,在线挂号就先就诊
TAG:...
上一篇:成功主办“基因疫苗穴位介入疗法”临床治疗学术研讨会
下一篇:“基因疫苗穴位介入疗法”治疗哮喘更科学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