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原是免疫病 找准关键治病根
楚天都市报讯记者闻蔚
【出镜专家】
邴飞虹,医学博士,湖北中医药大学研究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著名药理学、毒理学专家,著名免疫系统疾病专家,从事痛风、类风湿、强脊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和新药开发30多年,已获得3项国家发明专利,还曾多次获得省、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邴飞虹团队学术方向:痛风、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多发性硬化症、白塞氏病、重症肌无力、皮肤病等免疫系统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每周三全天,咨询预约电话027-88865005
治病需知病,痛风起源在免疫
痛风发作时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热痛,所以,大部分患者都会误以为痛风是关节炎或其它骨科疾病,不少人发现饮食对痛风发作的影响,又把它归为内分泌疾病。飞虹博士说,这种对疾病的不了解导致了早期治疗的延误和后续治疗的不延续性。
有人不解,痛风怎么跟免疫系统相关?
飞虹博士解释说,痛风是由于人体嘌呤代谢紊乱造成尿酸合成与排泄异常,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升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尿酸血症。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达到饱和,会析出尿酸结晶盐,这些结晶盐随着血液流动会沉积在人体内除了中枢神经系统外的任何地方。痛风往往由脚部开始发作,就是因为脚是人体的最底部,血液循环又不如其他部位,结晶盐最易沉积。
免疫系统就好比人体的护卫队,免疫白细胞视这些结晶盐为异物,启动免疫系统攻击、破坏它们和它们所在的组织和器官。在正常情况下护卫队有分清敌我的能力,只会攻击敌人,保护人体自身不受外来侵害,这种现象叫自身耐受。然而,这些结晶无法被白细胞清除,白细胞却在这个过程中消亡,释放出酶、前列腺素、氧自由基和细胞因子等物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造成组织的炎性反应和损害,这就是痛风发作时红肿热痛等症状发生的原因。而这个过程中人体自身耐受性遭到破坏,护卫队丧失了分辨敌我的能力,在攻击敌人的同时攻击人体正常组织或器官,并形成记忆,持续攻击,直到某些组织或器官丧失功能。
飞虹博士特别指出,与此类似的还有类风湿等30多种涉及到不同系统或组织的疾病,随着医学的逐步发展细分,它们都被归于一组独立的疾病门类——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难症找难点,调节免疫最关键
因此,痛风治疗的难点、重点就在这里!
常规的痛风用药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可以通过抑制白细胞的聚集,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和缓激肽的形成来发挥解热、镇痛、消炎的作用,或是糖皮质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如地塞米松、波尼松、倍他米松等)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和器官的攻击来缓解痛风的症状,再或者是给予尿酸合成抑制剂(如别嘌呤醇)或尿酸排泄促进剂(如苯溴马隆)来降低血液中尿酸的浓度。但不管是哪一种,长期使用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都不用小觑。
可是,患者忍受了巨大的副作用,也不能从根本上治愈痛风。往往是疼时止疼,肿时消肿,到最后尿酸不停升高,痛风石不断形成,患者不仅忍受痛风折磨,还受到肝肾功能伤害,花掉大量透析费用不说,严重的最后甚至死于肾衰竭!
所以,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才最关键!首先一定要让免疫白细胞停止攻击,并消除免疫系统的这一错误记忆,恢复机体的自身耐受性,同时溶解体内的尿酸结晶盐和痛风结石。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铲除痛风发病的根源,逐步康复。
药王制奇药,痛风还靠“黑地雷”
有江城“女药王”之称的邴飞虹博士和她的科研团队潜心研究30多年,从中草药中成功获得一种免疫调节剂,这就是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多次荣获省、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被湖北省科技厅鉴定为:在中药新药研发领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获得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的“黑地雷”。它能够很好的调节人体免疫系统,抑制过强的免疫反应,增强低下的免疫功能,纠正免疫系统的错误记忆,逐渐恢复整个系统的平衡。
飞虹博士在“黑地雷”的基础上,结合上万例临床试验,研制出了配合“黑地雷”的系列方剂,纯中药成分,调节嘌呤代谢紊乱,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充分溶解体内尿酸结晶并使之排出体外,不论是痛风的急性发作期还是缓解期,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中医辨证论治、一人一方,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身体状况,在基本方的基础上加减应用,综合调理,肝肾功能损害、激素副作用等都能得到很好的恢复。
飞虹博士语重心长的说,得了痛风、类风湿这些免疫系统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病急乱投医,乱用药,病症没缓解,反而损伤身体机能还引发各类并发症,进而丧失信心,放弃治疗,生活质量越来越差,甚至失去宝贵的生命!这类疾病是难治,但请大家一定要相信科学,相信我,能够治好你的病!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