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代谢性风湿病 光控制吃喝治不好病
痛风致残性高,致死率低,不像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容易引起人们的重视。
痛风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年龄越来越低,目前社会上对痛风的了解以及治疗上的认知,存在许多误区。
记者专访哈医大一院副院长、风湿免疫科主任张志毅,对痛风进行全方位解读。
痛风,是由代谢紊乱引起的风湿类疾病。风湿病分十大类,100多种相关疾病。如果按病因区分:有免疫性的,像类风湿关节炎;感染性的,像反应性关节炎;代谢性的,就是痛风;有肿瘤性风湿病;还有退行性风湿病,像骨关节炎等等。所以,看痛风要找对科室,不是去看骨科、内分泌科,一定要找风湿科医生来看。
痛风,顾名思义就是痛,痛的要死,“风”就是来去如风,病突然来突然走。痛风发作的时候,非常痛,疼痛难忍。不发作的时候,也叫间歇期,跟正常人一样。
痛风第一次发病,即使不治疗,两周后病症也会自行消失。所以,一般的时候,往往痛风发作的时候,乱治一气;在间歇期没有症状的时候,以为好了,不去治疗。这样反复发作,累及肾脏,变成尿毒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尿酸血症是得痛风的最主要原因。尿酸高除了会得痛风之外,它还是诱发很多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所以,要对高尿酸血症进行治疗。
痛风除了急性发作期间要治疗外,间歇期也需要治疗,这跟防火一样,不着火平常也要防火,得有防火意识。
痛风的发病原因除了跟遗传因素有关,还有外界很多因素可以诱发痛风,比方说:有心肾疾病、饮食不当等。
社会上对痛风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得痛风不用治,只要戒酒,控制饮食就行了。其实,得了痛风必须到医院的风湿科进行治疗,控制饮食只是辅助手段之一。
治疗痛风要规范,不能道听途说,偏信广告,要在风湿科医生的指导下,正确的用药,规范的治疗。
比如,大家最熟知的秋水仙碱,它是一个治疗痛风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它的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是相当的。秋水仙碱因为有毒,已从一线转为二线三线药物,所以不能私自乱用秋水仙碱,用药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降尿酸治疗也要选择时机。
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基础。痛风间歇期要降尿酸,降尿酸的药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抑制尿酸合成的;一种是促进尿酸排泄的,究竟选择哪一种,要在医生的指导监控下用药,不能乱治。
降尿酸,不能乱降,尿酸值不能波动过大,降得过快,痛风也容易发作。
不能说因为吃药,尿酸正常了,就擅自停药,没有经过一个完整疗程,痛风不会治愈,没有治愈,会导致反复痛风发作。
人体有许多尿酸池不断释放尿酸,血中的尿酸降下去了,别的地方会继续再溶解、释放尿酸,所以降尿酸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降尿酸药物不能乱用,别嘌呤醇虽是最常用的一种降尿酸药,但它会引起个别人的严重过敏反应,一旦用药过敏可能引起严重后果。
痛风,致残性高,致死率低,不像肿瘤、心血管疾病,不易引起重视。据张志毅副院长介绍,虽然每年痛风病患者很多,但是这类风湿病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很少,以医大一院风湿科为例,每月仅10多个痛风病人接受系统治疗。接受正规专业治疗的病人太少,是因为大家不了解常识。
是不是验出高尿酸血症,就一定是得了痛风?怎么自我诊断是不是得了痛风?
张志毅:如果化验结果是高尿酸血症,这里面5%-10%的人可能就是痛风。如果你的单个关节红肿热痛,24小时达到高峰,不治两周后症状自动缓解,半年以后再发作,就可以判断你是得了急性痛风。
张志毅:第二次发作,就可以说是得了慢性痛,这时多个关节会红肿热痛,并且反复发作;之后会形成痛风石,身体多部位开始出现痛风石,严重时,会发展成痛风肾,开始累及肾脏,肾功能不全会危及生命。
网上说,治疗痛风,可以用微创手术把关节上的尿酸结晶剔除。您认为这种治疗方法可取吗?
张志毅:这不是规范的痛风治疗方法,对尿酸结晶,不主张手术治疗。因为尿酸结晶切除后还会长,而且刀口术后长期不愈合,骨骼关节术后也易骨折。除非尿酸结晶影响到重要脏器的重要功能的时候才适合做手术。
张志毅:尿酸对人类也有好处,动物是四条腿走路的,为什么不能站起来,一站起来血压就低了,脑乏氧缺血了。人为什么站起来了呢,因为有尿酸了,尿酸能维持血压,这是它的好处的一面,都降没了也不可以。
动物没有尿酸因为体内有一种尿酸酶,人类为什么没有这个酶,因为酶已经进化掉了,而尿酸留下了。
老虎狮子就有这个酶,为什么它一顿吃一头牛也不会得痛风呢?虽然是高嘌呤饮食,因为有这种尿酸酶,所以尿酸都被代谢掉了。
张志毅:风湿病是一种原因不清楚,跟遗传相关联的,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的炎症性疾病。它没有不波及的脏器,所有器官都可以波及到,心肝脾肺肾,皮肤、头发、神经、血管、肌肉都可得风湿。所以说,哪个科的医生都会遇到风湿病。
张志毅:风湿病分十大类,100多种相关疾病。所有的临床大夫,不管哪个专科的,都会接触到风湿病,所以建议去风湿免疫科排查一下。尤其病情复杂,本专科不能解释的疾病更应到风湿科就诊。
张志毅:国外最新研究一种西药,把尿酸酶作为一种药添加进去。但国内目前还没有,这是临床治疗痛风的最新方向。
张志毅:尿酸增高跟高嘌呤饮食摄入得多、排泄得少、体内代谢出问题有关。海鲜、各种酒、还有动物内脏都属高嘌呤饮食。得痛风主要跟身体的代谢有关系、跟遗传有关系。痛风病人控制饮食是个基础,因为痛风是代谢病,不是孤立存在的,有时跟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等相关联,统称为代谢综合征,所以应该首选低嘌呤饮食、其次应该低脂,低盐、低糖,低嘌呤饮食,蔬菜一定不要选择大叶菜,豆制品可以,吃鱼要吃沙丁鱼。但不是人们想象的严格控制饮食,主张适当控制饮食,不要暴饮暴食,要多喝水。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