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IT男心肌梗死 压力大等让猝死盯上青壮年
由于工作劳累,28岁小伙子患上了“肩周炎”并突然离世,但医生后来检查发现,疼痛实际是心绞痛带来的反射。近日,“中国超日本成‘过劳死’第一大国”的新闻引起市民热议。记者调查发现,青岛各大医院收治的青壮年无病史猝死病例中,约有8成人疑似死于“过劳”。
28岁IT业小伙猝死
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朱为勇告诉记者,在他接诊的患者中有一位年仅28岁的小伙子猝死,从随行的家属那里了解到,这位小伙子在岛城从事IT行业工作,需要整天长时间面对电脑,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落下了肩部疼痛的毛病。
小伙子没在意,直到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的“肩周炎”好像加重了,牵连的整个肩膀都很难受,剧痛。他就去了临近的医院看了一下肩膀,医生没有发现他的肩膀有什么器质性病变,开了一些膏药就回家了。没想到过了不长时间小伙子就感觉渐渐不行了,继而猝死。朱为勇说,经检查这位小伙子死于心肌梗死,并不是什么“肩周炎”,而他一直感受到的肩膀疼,很可能是由于一种心绞痛的反射。
8成猝死青壮年“过劳”
朱为勇介绍,通过接诊的猝死病人分析可以发现,心肌梗死、脑出血等是其最直接原因。他们医院每年接诊的猝死病例中,大约有百例;而这其中20~45岁的中青年猝死患者能占到30%,尤其是40多岁的人。“近8成的青壮年原本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突然死亡,检查过后要么是心肌梗死要么是脑出血引发。有的亲属哭着说,他(她)就是被累死的,平时生活的压力、工作的压力都很大。”
青岛市立医院急诊科主任张泉三说,有一个病号是接连几天晚上吸烟喝酒打麻将很长时间 ,突然死了;还有一个27岁的小伙子,之前有肾病,体态较胖,和朋友打着羽毛球突然猝死。“这些人死亡时与工作劳累程度、身体疲劳状态有很大关联,可以作为过劳死的典型病例。”
的哥成高危人群
市立医院、青医附院、市中心医院等多位急诊科、心脑血管科医生接受采访时纷纷表示,实际工作中能感觉到中青年发生猝死的案例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过劳死青壮年的人数近10年来至少翻了一番。“从原本非常稀少到现在上涨到每年有个7、8例。”青医附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松说。
朱为勇介绍,过劳死的病例如果从职业角度看,则多为工作环境差、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的行业。“尤其是近几年,接诊的患者中印象深刻的好几例是出租车司机。而诸如媒体所说的80后、公务员、老师等群体,在岛城实际接诊过程中,患猝死的几率并不是特别高。”他说,去年的时候接诊了一位司机,也就40岁左右,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白班、黑班轮换倒,很少休息。
除此之外,一些效益较好、经常加班的企业员工也被医生们列为最容易发生过度疲劳、从而产生猝死的人群。
■讲述
“死去活来”,他改写人生
“要说我和之前的不同 ,应该是哪儿都不一样了,尤其是生活习惯。”今年45岁的岛城市民程先生一直是个雷厉风行的人物,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直在赶时间。赶着去应酬 ,赶着去收货,赶着去谈客户,唯一没有时间的就是看病。
如果不是5年前的那场“猝死风波”,老程可能还会不要命地工作下去。就在老程开办了自己的小公司不久,他就经常感觉到胸闷,还隐隐觉得头也不舒服。实在有些坚持不了,才支撑着去了青医附院。没想到,跟医生说病情还没说几句,突然就倒在地上停止了呼吸。医院的医生赶紧对他进行了心脏复苏,然后做了心脏支架手术。“我从来不知道自己还有心脏病啊。”老程很纳闷,医生的一席话解开了他心中的谜团,有很多人就算是正常体检,也没有发现心脏有什么问题,但是过度劳累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内分泌、循环系统产生影响,从而产生所谓的“过劳死”。
经过恢复,老程从医院出院了,他说,自己仿佛看透了一些事情。“当时濒死的那一刻,头脑中反而清静了,乱七八糟的事情一点也没有,有的只是对生活、家人的不舍。”回到家,老程的生活习惯彻底发生了变化,早上7、8点钟起床,一定吃早饭;白天再怎么忙,坚决不会把事情带到晚上7点之后。原本的公司规模被他自行缩减,业务少了些,赚钱少了,但同时压力也少了很多。
“40岁左右的群体是发生劳累导致猝死的高危人群,可惜现实中像老程这种幸运的患者还是极少数。”刘松说,很多被救活的患者回去之后大多都改变了作息习惯和工作习惯。
■延伸
认定过劳死,还是难题
山东中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智明说,《工伤保险条例》只是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但对于发生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岗位之外的“过劳死”却并不适用。“问题在于,过劳死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难说这种猝死情况是不是直接由于工作压力和劳累程度导致。”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确何为过劳死以及一系列的后续保障,首先得在医学上认定过劳死概念。
据介绍,日本就修改了过劳死认定标准,从只调查死亡之前一个星期内的工作状况改为调查六个月内的情况,以掌握“疲劳积蓄度”,并考虑除工作时间之外的其他主要原因,如出差的频繁程度、工作环境等。 记者 郭玉华
1 2
1 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