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谨防小儿腹泻
“不拉稀”的菌痢
3岁的小威明,在幼儿园突然发高烧。妈妈接到电话把他接回家,给他服了感冒药。睡1小时后,威明的体温升到40℃。妈妈赶紧带他去医院,在出租车上孩子开始抽筋,到急诊室孩子的心跳微弱、意识模糊……通过检查,最后诊断为:“中毒性菌痢,混合型”。
听说是痢疾,威明妈妈问:“痢疾?怎么不拉稀,也没有脓血便?”
急诊室主任说,这就是“中毒性菌痢”的特点之一。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突发高热可>40℃(少数患儿体温也可不升),病情严重,迅速恶化并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肠道症状多不明显甚至无腹痛与腹泻;也有在发热、脓血便2-3天后始发展为中毒型。本型多见于2-7岁小儿,病死率高。
临床上按其主要表现分为三型:①休克型早期可见精神萎靡、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数、呼吸加快、血压正常或偏低,、可伴心、肺、血液、肾脏等多系统功能障碍。②脑型因脑缺氧、水肿而发生反复惊厥、昏迷和呼吸衰竭。早期表现为嗜睡、呕吐、头痛、血压偏高、心率相对缓慢。随病情进展可呈现呼吸节律不齐、暂停等。意识由烦躁、谵妄而进人昏迷。③混合型同时具有以上两型表现,病情最为严重。
所以,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在流行季节突然发生高热、病情急剧恶化、出现明显感染中毒症状,不论有无腹泻或脓血便,都应想到“中毒性菌痢”的可能,应立即就医,及早检查诊断(有时肛诊化验可确诊),以得到及时救治。
空肠弯曲菌乘“鸡”而入
近日,妈妈带着5岁多的宝宝到农村的外婆家度假,宝宝可高兴了。因为外婆家院子大,有鸡鸭猪狗羊,宝宝整天跟这些动物打交道,玩得很开心。可刚过一周,宝宝就病了。开始说头痛、肢体肌肉酸痛,妈妈一摸,身上滚烫,随后出现恶心、呕吐和剧烈腹痛。宝宝还排了一次水样稀便,继而呈粘液或脓血粘液便,一天腹泻近10次。医生怀疑是细菌性痢疾,但经化验最后诊断为“空肠弯曲菌肠炎”。
弯曲菌感染性腹泻有以下特点:
病原来源于动物空肠弯曲菌系人与兽共生菌,其主要来源是家禽、家畜和宠物,鸡带菌率可高达60%~95%,猪带菌率为30%……动物多是无症状的带菌,感染了人可引起肠道感染性腹泻。病人也可作为传染源,尤其儿童患者往往因粪便处理不当,污染环境机会多,传染性就大。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率最高,在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多发。
临床表现腹痛腹泻为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整个腹部或右下腹痉挛性绞痛,剧者似急腹症;腹泻一般初为水样稀便,继而呈粘液或脓血粘液便,有的为明显血便。容易误诊为痢疾。值得注意的是,婴儿弯曲菌肠炎多不典型,表现为:①全身症状轻微,精神和外表若似无病;②多数无发热和腹痛;③仅有间断性轻度腹泻,间有血便,持续较久;④少数因腹泻而发育停滞。
治疗肠炎病人病程自限,可不予治疗。发热、腹痛、腹泻重者给予对症治疗,并卧床休息。饮食给易消化的半流食,必要时适当补液。但婴幼儿、年老体弱者,病情重者应予以庆大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治疗。
预防空肠弯曲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动物,如何控制动物的感染,防止动物排泄物污染水、食物至关重要。对患者的大便应彻底消毒。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