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发布日期:2014-10-16 14:48:05 浏览次数:1599

在未明确病因前,大便性状改变与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统称为腹泻病(diarrhealdisease)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中国鶒,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中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201%,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发病2.01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引起病毒性肠炎最重要的病毒是轮状病毒(rotavirus),其次是腺病毒,还有诺沃克病毒、肠道病毒、冠状病毒小圆病毒、星状病毒等但远比轮状病毒少。

编辑摘要

人类轮状病毒是1973年Bishop等从腹泻患儿的十二指肠活检标本中发现的。随后的流行病学研究证明,轮状病毒是全球性婴幼儿严重的病毒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

A组轮状病毒感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美国CDC报告每年全世界有1.4亿患儿被感染死亡约100万。传染源为病人和带病毒者,病毒经口侵入胃肠道,潜伏期一般为2天,症状出现前鶒一天肠道开始排出病毒病期的第3~5天为排出病毒的高峰期,排病毒一般持续7天左右,少数持续2周。由于RNA基因组常发生点突变故重复感染多见。

轮状病毒肠炎呈世界性分布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全年均有发病,温带地区以秋冬季为流行高峰,赤道地区季节性不明显。发病年龄4个月~2岁约占90%以上。近年有不少新生儿室流行轮状病毒感染的报道,北京东单三条儿童医院曾对68例无腹泻症状的新生儿住院病儿,进行前瞻性定期检测粪便,结果40例(58.8%)先后检出轮状病毒,但多数伴较轻腹泻或无症状。

中国发现成人轮状病毒肠炎流行,多因水源污染而引起暴发。病毒抗原性及核酸电泳类型均与婴幼儿A属轮状病毒不同,现知其属于B属。流行时儿童发病约占15%,且以学龄儿童为主。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病因

轮状病毒是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主要病原。病毒由内、外两层衣壳及含11片段的双股RNA核心组成。根据组成内层衣壳鶒的主要蛋白质(VP6,即病毒6号蛋白)的抗原性不同,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补体结合等试验,可将病毒分为A、BCDE等属,引起婴幼儿秋冬季腹泻的轮状病毒为A属,成人轮状病毒腹泻为B属;B及其他属轮状病毒与动物感染相关。轮状病毒根据其外层衣壳蛋白VP4及VP7的不同抗原性通过中和试验又可分为若干血清型,引起婴幼儿腹泻属1~4血清型;动物轮状病毒仅限于3~7血清型。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发病机制

轮状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肠及空肠近端黏膜上皮细胞,使绒毛顶端上皮脱落,绒毛变短,脱落上皮被由隐窝新产生的上皮取代,这些新上皮细胞不够成熟,缺乏双糖酶。因此腹泻发生机制与绒毛破坏影响吸收,双糖酶缺乏及上皮细胞损伤,进入肠腔分泌有所增加有关

研究发现,肠上皮细胞膜上存在轮状病毒受体,轮状病毒外壳蛋白VP4是病毒感染细胞的吸附蛋白,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而进入上皮细胞。病毒侵入肠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顶端的柱状上皮细胞内复制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微绒毛肿胀不规则和变短。受累的肠黏膜上皮细胞脱落火罐网,固有层可见淋巴细胞浸润因此,小肠黏膜回吸收水分和电解质能力受损而形成腹泻另一方面,继发的双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糖类消化不完全而积滞在肠腔内并被细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链有机酸,使肠液鶒的渗透压增高,加重呕吐和腹泻。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临床表现

多发于秋冬季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潜伏期36~72h。典型病儿常伴有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热,可达39~40℃。病初1~2天呕吐可先于腹泻出现腹泻为水样便,如蛋花汤样鶒,无脓血,每天约3~10次。由于吐、泻,可引起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病儿粪便中电解质浓度显著低于细菌性肠炎,如霍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等;且多数为急性失水故多引起等渗或等渗偏高脱水本病自然病程3~8天,平均5天左右。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主要发生于秋冬季节多见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起病急,病初即发生呕吐。大便量多,黄或淡黄色,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无其他并发症时,1周左右自然好转确诊主要依据大便轮状病毒抗原的检测鶒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鉴别诊断

轮状病毒肠炎与其他病毒引起腹泻的鉴别主要靠病原学检查,呕吐、腹泻严重者应注意与胃肠型食物中毒和霍乱等相鉴别。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

检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9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