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术后腹腔积液
胃癌为当今社会比较难诊治的恶疾之一,它发生在任何年纪,其中以五六十岁居多,此病具有起病不易察觉,早期经常会因为无明显症状而忽视,就现在的治疗状况而言,胃癌仍是医学上未被攻克的一大难题。由于胃癌晚期患者大都体质虚弱,有不同程度的气血两虚,并出现部分功能衰退,故胃癌晚期治疗一定要谨慎。一般来说,胃癌晚期已经发生转移,无法进行手术切除。
临床上,胃癌晚期的治疗主要依赖药物治疗,包括化疗及中医药治疗,也可视情况采取放射治疗,无论化疗或放疗都应结合中医药治疗,可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胃癌根治术后胸腔积液发生的原因:腹腔感染波及膈下,引发渗出性胸腔积液。如果发生膈下炎性积液,引流不畅则更易诱发膈下感染,并进而引发膈肌渗出性胸腔积液。膈肌损伤破裂导致腹腔中液体漏入胸腔,引发胸腔积液。在游离胃膈韧带时,或肿瘤与膈肌有粘连,可引起膈肌腹腔面的腹膜破损,术后如出现腹腔积液,由于胸腔的负压作用,而致腹腔积液通过破损的膈肌裂隙进入胸腔,而发生胸腔积液。此胸腔积液多为漏出液,也有部分患者可因腹腔积液全部进入胸腔,而术后表现为胸腔积液,多为血性液。
肿瘤患者恶性消耗,致营养不良,而引起低蛋白血症,也是胸腔积液发生的原因。此胸腔积液多为双侧。由于中晚期胃底癌侵犯膈肌或已转移到胸腔,则术后可能出现癌性胸腔积液。
胃癌根治术后胸腔积液的病理生理!
(1)腹腔积液形成机制:腹腔积液(ascites)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门静脉高压是使水分潴留在腹腔的主要原因,血清白蛋白减少是引起腹腔积液的重要因素。
1)门静脉压力增高:正常时肝窦压力十分低(0-2mmHg),门静脉高压时,肝窦静水压升高(门脉压力 lommHg,是腹腔积液形成的基本条件),大量液体流到Disse间隙,造成肝脏淋巴液生成过多。肝硬化病人常为正常人的20倍,当胸导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淋巴液时,就从肝包膜直接漏人腹腔形成腹腔积液。肝窦压升高还可引起肝内压力受体激活,通过肝肾反射,减少肾对钠的排泄,加重了水钠潴留。
2)内脏动脉扩张:肝硬化早期阶段,内脏血管扩张,通过增加心输出量和心率等,将有效血容量维持在正常范围。肝硬化进展期,内脏动脉扩张更明显,导致有效动脉循环血容量明显下降,动脉压下降,进而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增加抗利尿激素(ADH)释放来维持动脉压,造成肾血管收缩和钠水潴留。门脉高压与内脏血管扩张相互作用,改变了肠道的毛细血管压力和通透性,有利于液体在腹腔积聚。
3)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肝硬化病人摄入减少,肝储备功能下降,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浆白蛋白降低,进而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大量的液体进入组织间隙,形成腹腔积液。
4)其他因素:血浆中心钠素相对不足和机体对其敏感性降低、雌激素灭活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导致的排水功能障碍和前列腺素分泌减少,造成肾血管收缩,肾脏灌注量下降,肾血流量重新分布,均与腹腔积液的形成和持续存在有关。
腹腔积液可经壁层腹膜吸收,最大速率900ml/d,吸收的腹腔积液经肠淋巴管引流或经内脏毛细血管重吸收,由于淋巴系统已超负荷,内脏毛细血管循环因Starlin9力的作用吸收有限,加上肝硬化患者常有腹膜增厚,吸收率下降。腹腔积液生成增加而吸收下降,使腹腔积液逐渐增多。
(2)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形成机制:在腹腔内无感染情况下,腹腔积液自发性感染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 bacterial peritonitis,SBP)和内毒素血症。肝硬化病人肠道细菌过度生长和肠壁通透性增加,肠壁局部免疫防御功能下降,使肠腔内细菌发生易位经过肠系膜淋巴结进入循环系统产生菌血症。由于患者网状内皮系统活性减弱,以及腹腔积液中调理素、免疫球蛋白、补体及白蛋白下降导致腹腔积液感染。
胃癌根治术后胸腔积液的预防预防性处理措施:
尽量减少手术创面,在分离胃膈韧带时避免损伤膈肌。尽可能消除手术的粗糙面,若有膈肌损伤,用细导尿管插入胸腔负压吸净气体,仔细缝合膈肌腹膜,不留缝隙,避免腹腔积液进入胸腔。必须保持腹腔引流管的通畅。如拔管后发现膈下积液较多,应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避免膈下感染的重要环节。术前加强营养,纠正低蛋白,必要时输蛋白,以避免低蛋白血症引发胸腔积液。
胃癌根治术后胸腔积液的处理大多数轻微积液,可无症状或仅有低烧(体温低于38.5℃),轻微胸闷,体位变动时出现干咳,可自行吸收,不需特殊处理,若有包裹需做胸穿。较多量积液的患者常有胸闷、气短,需要吸氧,必须及时处理,胸穿1次~3次即可愈合。对极少数顽固性胸腔积液(一般超过90d),在排除低蛋白血症的前提下,可于抽胸腔积液后注入四环素或高渗葡萄糖,引起胸膜无菌性炎症,造成胸膜粘连以消除胸腔积液。对癌性胸腔积液可于胸腔积液抽净后注入顺铂、氟尿嘧啶等抗癌药物。
胃癌晚期中药治疗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延长生存期等远期疗效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中药治疗晚期胃癌从整体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本治疗原则。在有效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兼顾患者身体的调理,祛邪而不伤正。
如何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
对于早期胃癌,我们不否认手术依然是最佳治疗手段,但随之而来的术后并发症也在提示着人们这种疗法依然存在的弊端。当然,对此,人们也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减少其发生率。那么,究竟该如何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呢?
胃癌术后并发症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除感染、出血等普通并发症外,还会出现消化道瘘、排空障碍、反流、倾倒综合征、胆胰疾患和远期营养不良及代谢紊乱等,往往给患者带来更多的痛苦和烦恼,专家指出:胃癌术后合理的护理及保健在预防其并发症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
要想从根本上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首先应了解和掌握胃癌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有哪些,胃癌术后并发症主要表现为吻合口漏、胃出血、胃瘫、肠梗阻及倾倒综合征等,胃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饮食护理:胃癌术后患者消化功能严重受到影响,导致营养缺乏。尤其是胃大部或胃全部切除术后,应及时注重营养的补充,同时还必须结合患者自身对饮食耐受情况,视胃容量酌情予以调整进食量及种类。
一般情况下,患者应遵循少量多餐、细嚼慢咽、有选择地补充营养素等进食原则,患者术后胃的生理功能减弱,要特别注意禁食生冷、粗硬、油腻及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保证给予患者充足的营养,从根本上提高患者免提抵抗力,有效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的出现。
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有利于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尤其是配合中药治疗可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的同时防止癌细胞的复发转移,并能有效预防胃癌术后并发症,提高疗效。
胃癌术后预防并发症的饮食!
胃癌患者手术后合理的进餐制度和正确的进餐方式完全可以预防备秤台并症的发生。
①少食多餐:大部切除的患者宣少食多餐,每天进餐6--7次,定时定量进餐可以便雷内不空不用,也可以逐步适应残冒的消化功能,少食多餐应是胃癌切除后患者的重要饮制度。
②干稀分食:为使食物在雷内停留时闰延伏,进餐时只吃较干食物,不喝水,可以在进餐30分仰以后喝水,从而避免食物被快速冲入小肠,并能缓慢通过小肠,并促进食物的进一步吸收。
③限制糖类摄入:预防倾倒综合征。
④逐步增加食量和食吻秤类:患者应从术后的流食、半流 食逐步转为钦食~普通膳食,并根据患者的饮食习惯增多花样,提高患者的食欲,青由于患者的康复。
上一篇:如何评估胃癌的分期?
下一篇:维生素c与胃癌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