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戈谢病病因

发布日期:2014-11-03 16:18:35 浏览次数:1595

一种脂质代谢障碍的家族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引起不正常的葡萄糖脑苷脂在网状内皮细胞内积聚。临床表现为脾肿大,皮肤色素沉着,骨骼损伤和结膜黄斑。

此病的根本缺陷在于缺乏葡萄糖脑苷脂酶的活性,此酶能把葡萄糖脑苷脂分解成葡萄糖和神经酰胺。常在儿童期发病,但亦有许多在婴儿期和成年期发病.典型的病理学特征是广泛的网状细胞增生,细胞充满葡萄糖脑苷脂和纤维细胞浆,细胞变形,有一个或几个细胞核偏离细胞中心,这些细胞可在肝,脾,淋巴结及骨髓中被发现。

典型的细胞可以在骨髓,脾穿刺或肝活检的标本中发现。细胞培养无脑苷酯酶的活性则可明确诊断,戈谢病可以通过羊膜穿刺术或绒毛取样而进行产前诊断.DNA技术可以诊断特定的戈谢病等位基因,编码葡萄糖苷酸的基因定位于人类染色体的Iq21位。

1.戈谢细胞检查 患儿骨髓、脾、肝或淋巴结穿刺液均可供检测。

2.血清酸性磷酸酶增高。

3.β-葡糖脑苷脂酶活性测定 通常采用外周血白细胞或培养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由于人体组织中含有多种β-葡糖苷酶,如所选的方法不当,则结果不尽可靠,必须注意。

4.DNA分析较酶法诊断可靠,但是本病基因突变种类繁多,尚有目前尚未查明者,因此分析结果正常者亦不能完全排除本病。

戈谢病合并脾脏改变主要与一下疾病相鉴别:

(1)Nieman-pike病:脾脏肿大比Gaucher病小,镜下Nieman-pike细胞体积较前者略小,胞浆呈泡沫状,PAS染色仅胞膜呈阳性反应;

(2)脾脏淋巴瘤/白血病:镜下脾脏内为弥漫一致的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细胞浸润,免疫表型可见异型瘤细胞克隆性生长。对无法解释的肝脾肿大和轻度贫血或伴有进行性发育迟钝、智力减退、病理性骨折者应想到该病的可能,骨髓穿刺涂片、切除标本病理切片查到Gaucher细胞,有助于该病诊断,确诊依赖血白细胞及皮肤纤维母细胞培养,以同位素标记的葡萄糖苷脂作底物,行β-葡萄糖苷脂酶活力测定,葡萄糖苷酶活力<20%(携带者为60%以下),而血清酸性磷酸酶活力高。

对有本病家族史的孕妇,可测定培养羊水细胞或绒毛细胞中的β-葡糖脑苷脂酶活性、进行产前诊断。近来,亦已开始藉助PCR方法进行DNA分析,更为容易。

脾脏正常结构遭破坏和纤维化;肝脏有不同程度的纤维化;脊椎骨、股骨呈骨质囊性侵蚀和病理骨折;脑内的颅神经核、基底节、丘脑、小脑和锥体束等处的神经元退行性变等。

静脉输入从胎盘中提炼的葡萄糖脑酯酶可以改善Ⅰ型病人的临床症状,现较通用的方法是每次静脉输入超过1~2小时,每2周1次(剂量因人而异,最初的剂量为每次60u/kg).治疗计划(剂量,输入频率及输入速率)还需进一步研究,剂量比FDA提倡的每2周60u/kg略少是较为合适的. 当病人有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脾大有不适症状可行脾切除术,贫血病人必要时输血.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