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损伤介绍
输尿管为一细长而有肌肉粘膜构成的管形器官,位于腹膜后间隙,周围的保护良好并有相当的活动范围。因此,由外界暴力(除贯通伤外)所致成的输尿管损伤殊为少见;但在输尿管内进行检查操作和广泛性盆腔手术时常引起输尿管损伤。
病因
(一)外伤性损伤:多见于战时,输尿管损伤时常伴有其它内脏的损伤或贯通伤。部分伤员流血过多,严重休克,因未能及时抢救而死亡。在被送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的病例中,输尿管损伤常在手术探查时或出现尿外渗、尿瘘时始被发现。故据一组输尿管战伤25例的记载,仅7例在初期获得诊断。
(二)腔内器械损伤:见于输尿管逆行插管、输尿管肾盂镜或腔内泌尿外科操作时穿破输尿管壁,经输尿管插管套石时套石篮嵌顿或输尿管撕脱。有过结石、创伤或感染性炎症的输尿管,因壁层溃疡或组织脆弱较易遭受损伤。正常输尿管轻度损伤时大多不产生永久性的损害,仅在严重损伤时可致输尿管狭窄。
(三)开放性手术损伤:多见于腹部或盆腔内进行较广泛的手术时,如子宫切除、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时。损伤可为结扎、钳夹、切开、切断、部分截除或损害输尿管血供而致管壁坏死。术时不一定被发现。直到术后出现漏尿或无尿(双侧损伤)时才被发现。手术损伤多见于下段输尿管,因此部位解剖较复杂,手术野较深,不易辨清输尿管位置。
(四)放射性损伤:如宫颈癌放疗后影响输尿管,输尿管管壁水肿、出血、坏死、形成尿瘘或纤维疤痕组织形成,引起输尿管梗阻。
临床
(一)血尿:常见于器械损伤输尿管粘膜,一般血尿会自身缓解和消失,输尿管完全断离者,不一定有血尿出现,故损伤后血尿有无或轻重,并不与输尿管孙砂锅内程度一致。
(二)尿外渗:可以发生于损伤一开始,也可于4~5天后因血供障碍(嵌夹、缝扎或外膜剥离后缺血)使输尿管壁坏死而发生迟发性尿外渗。尿液由输尿管损伤处外渗到后腹膜间隙,引起局部肿胀和疼痛,腹胀、患侧肌肉痉挛和明显压痛。如腹膜破裂,则尿液可漏入腹腔引起腹膜刺激症状。一旦继发感染,可出现脓毒血症如寒战、高热。
(三)尿瘘:如同时有腹壁创口或与阴道、肠道创口相通,可发生尿瘘。
(四)梗阻症状:输尿管被缝扎、结扎后可引起完全性梗阻,因肾盂压力增高,可有患侧腰部胀痛、药剂紧张、肾区叩痛及发热等。
治疗
(一)外伤性输尿管损伤的处理原则应先抗休克,处理其他严重的合并损伤,尔后处理输尿管损伤,只要病情允许,输尿管损伤应尽早修复,以利尿液通畅,保护肾功能,尿外渗应彻底引流,避免激发感染。
1、钳夹伤或小穿孔:宜从输尿管切口插入双J形输尿管支架引流管,其近端插入肾盂,远端进入膀胱,留置7-10天,经膀胱颈拔除。
2、输尿管被结扎:一旦发现结扎有误,立即去除结扎线,除大块组织结扎外,一般都会引起该处缺血坏死。
3、输尿管断离、部分损伤:输尿管断离部位较高,两断端对合后无张力着可实行对端吻合术。下1/3段损伤,部分缺损宜做输尿管膀胱在吻合,或膀胱壁瓣输尿管下段成型术。
(二)晚期并发症治疗:
1、输尿管狭窄:可施行输尿管插管、扩张或留置双J形输尿管支架引流管,依不同情况决定留置时间长短。
2、尿瘘:输尿管皮肤瘘或输尿管阴道瘘发生后3个月左右,伤口水肿,尿外渗急感染所致炎性反应消退,患者全身情况允许,应进行输尿管修复,一般应找出输尿管近端,游离后与膀胱壁瓣吻合。
3、对输尿管损伤所致完全性梗阻咱不能解除时,可先行肾造瘘术,1-2个月后再行输尿管修复。
4、对肾损伤性输尿官狭窄所致严重肾积水或感染,肾功能重度损害或丧失者,若对侧肾正常,可施行肾切除手术。
来源网址